新闻人间:中专女生姜萍的难题

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星期六(6月22日)举行。这个原本小众的比赛,因为17岁中专女生姜萍而备受关注。

姜萍是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过去一周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她,不仅要备战竞赛场上的数学难题,还要经受场外的舆论风暴。

姜萍的一张照片上周刷屏中国各大媒体。照片中,她手拿着书本,站在写满数学公式的黑板面前,当她回头莞尔一笑时,镜头在此定格。

这张充满阳光和朝气的照片触动了不少中国网民,不仅是因为姜萍一举打败众多名校高材生获得了数学竞赛初赛第12名的佳绩,更重要的是,她的背景身份和这项比赛产生的化学反应,让一些网民看到了人生破圈的可能,也满足了一些网民对爽文故事的期望。

姜萍的故事一时间成为舆论佳话。媒体蜂拥而至姜萍老家,曝光了她寒酸的家庭环境,挖出了她中考本可以进入高中的过去,还采访了她初中的数学老师、街坊邻里。

这些动作无疑是把姜萍送上了神坛,“天才少女”“数学奇才”“中专生逆袭”都成为姜萍故事中的标签,而标签背后是人人都想蹭一把的流量。

有人到姜萍老家直播,有人为其父亲送上5000元人民币(931新元),就连姜萍家乡涟水也乘势做起了文旅宣传:“涟水不大,盛产学霸”。网民们更是喊话中国多所知名高校破格录取,唯恐错过了这场流量盛宴。

然而不到一周,就在姜萍备战决赛之际,舆论风向开始“反转”。

一些网民和大V以“过来人”和“数学权威”自居,翻出疑似姜萍表现平平的数学考试成绩,认为数学这门学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质疑姜萍竞赛成绩的真实性。

也有人指出前述宣传照中黑板上的公式有错,暗讽她连“抄都不会抄”;还有人分析,姜萍的“伯乐”王闰秋老师开设了数学补习班,于是特意布局通过帮助姜萍入围,实则是为了带火自己。

这些质疑声,有些是合理的猜测,有些是带着刻板印象的偏见,有些是来自正统学术派的傲慢,还有些则是小人之心的阴谋论。

这些声音在舆论的推波助澜下,合力形成了一场网络审判:姜萍本人如果不出来自证清白,就有极大的造假嫌疑,同时今天的决赛结果,也成为给姜萍“定罪”的最终标尺。

但正如部分网民所说,在立场先行的推定中,无论姜萍如何自证,都可能落入被指摘的陷阱。而决赛和初赛的比赛形式与难度完全不同,即使姜萍决赛成绩不佳也无法证明初赛造假。

实际上,除非姜萍亲口承认作弊,否则这是一场很难有定论的网络审判,但它却反映出中国网络社会被流量绑架的畸形现实。

从过往经验看,网上确实不乏大量摆拍反转案例,“秦朗寒假作业丢巴黎”“冒充骑手被盗车崩溃大哭”,这些例子为姜萍的“反转”提供了合理性,也似乎为网络审判姜萍开了绿灯。

另一方面,中国网络社会撕裂严重、舆论极化,像姜萍这样的人物,在许多网民看来也只能是两极的:要么是“天才”,要么是“骗子” 。他们很难也不愿相信,姜萍可能是一个在数学上有闪光点但也有很多短板和瑕疵,在老师的大力助推下闯进决赛的中专生。

为了迎合网民的两极心理,舆论捧的时候往往会用力过猛,踩的时候又肆无忌惮。在这个全民狂欢的流量时代,理性和克制反而成了最难能可贵的稀缺品。

比赛窗口期长达24小时的阿里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已经拉开帷幕,对姜萍来说最难的可能不是数学题,而是已在酝酿中的新一轮网络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