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中国可以日美汽车战为鉴 化解产能过剩争议

中国可以上世纪的日美汽车战为鉴,通过将新能源行业部分供应链转移到海外,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其他国家对产能过剩的担忧,达致双赢局面。

中国经济学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波,星期四(7月25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举办的公开讲座上,围绕“中国产能过剩:事实还是虚构”的主题发表演讲时,提出上述建议。

今年以来,“产能过剩”成为中国与欧美国家交锋的新领域,围绕产能过剩的争议从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品,扩展到钢铁和铝材等传统行业。欧盟本月起对进口的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美国则宣布对华电动汽车、电池、钢铁和关键矿产等进口商品提高关税。

陈波指出,中国在钢铁等领域的产能过剩是国际共识,中国政府多年前就将产能过剩列为经济主要挑战之一,并将钢铁和煤矿等领域“去产能”作为主要工作任务。不过,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这“新三样”是否存在产能过剩,以及这种现象是否合理,则有较大争议。

他指出,导致产能过剩的原因,包括需求波动、新市场崛起、技术升级和过度投资等。以新能源车行业为例,这个新兴产业在技术迭代、政策扶持和资本大量注入共同作用下,导致产能大幅提升。不过,新能源车快速增长符合全球绿色发展趋势,美国和欧洲也对这一产业大力扶持,“中国只是早一步落实了扶持政策。”

针对欧美国家指责中国通过产业政策补贴国有企业的说法,陈波引述数据说明,销售额排行前五的中国钢铁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国企。反观五大新能源车企中,只有两家是国企;锂电池行业只有一家国企跻身前五,太阳能电池板前五名则没有一家是国企。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去年共出口了491万辆汽车,其中121万辆是电动汽车。相比之下,日本汽车巨头丰田同期向全球出口近900万辆汽车。“电动汽车和传统油车共享一个市场,为什么欧美只针对电动汽车行业发难?”

在回应国大东亚所所长睿德(Alfred Schipke)关于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快,令其他国家来不及调整的评论时,陈波也坦言,从政治经济角度出发,中国新能源车崛起的确威胁到传统汽车强国产业,应以1970年代的日美汽车战为鉴,避免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与欧盟间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

除了像当时的日本一样到海外设厂,中国还可以通过自愿限制出口、开拓欧美以外市场等手段化解争议。陈波补充,中欧双方应继续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生效,助力欧洲汽车公司在华扩大生产,让双方都能发挥比较优势。

“如果中国要继续参与全球竞争,就必须和其他国家共同打造双赢局面,而非‘零和游戏’,因为后者必然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