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日籍男童深圳遇害引发在华日企出走潮?

深圳日本人学校一名10岁日籍男童星期三(9月18日)在上学途中遭一名44岁中国男子持刀袭击后,星期四(9月19日)凌晨伤重不治,事件过去几天震惊中外。这起袭击恰逢“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即日本于1931年向中国东北发动侵略战争的日子,时间点高度敏感,也是三个月来第二起日本人在华遇袭事件。

中国官方目前对事件的处理态度明显谨慎,仅将事件定性为一起个案,认为个别案件不会影响中日两国交往与合作,试图大事化小。但在中日新仇旧怨交织、双边关系持续艰难之际,袭击事件不仅加剧在华日侨对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担忧,也重创在华日企信心,影响投资意愿,甚至可能加快他们撤出中国市场的步伐。

在中国面对外商直接投资(FDI)不断下降,以及重振外资信心困难重重的大背景下,日籍男童深圳遇害事件不仅有损中国形象,官方轻描淡写的处置手法也难让外界看到北京欢迎外商外资的诚意,使游说外商外资加码对华投资的工作变得更加艰巨。

日本驻华大使:日本经济界人士的危机意识进一步加深

星期三的袭击事件发生后,中国媒体第一时间的沉默引起外界关注。中国官方隔天姗姗来迟,仅由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出面的应询回应,只表示事件是一起个案,中国政府将调查案件、惩处犯罪分子,同时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所有在华外国公民的安全。

对于中国试图大事化小的态度,日媒并不买账,解读这波操作显示中国政府面对严重事件时仍以信息管控为重,并认为北京这种应对态度可能会导致日中之间的不信任进一步加深。

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星期四表示,袭击事件接连发生导致不安情绪在日企的驻华人员中扩散。(互联网)

《日经新闻》引述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星期四在深圳探望受害者家属,并与深圳市政府官员会面后表示,袭击事件接连发生导致不安情绪在日企的驻华人员中扩散:“日本经济界人士的危机意识进一步加深”。

今年6月底,一名中国男子在苏州日本人学校的校车停车点对日本学童发动袭击,苏州市民、校车引导员胡友平见义勇为阻止时被捅死,一对日本母子在事件中受伤。

尽管深圳市政府承诺将对深圳日本人学校采取万全的安保措施,星期四晚并已在学校周边安装摄影头,还派安保人员巡查,但金杉仍敦促中方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措施。

深圳日本人学校加强戒备。(互联网)

日方的担心并非多余。日本外长上川阳子星期四表示,日方在9月14日(即“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四天前)曾要求中国外交部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确保日本人学校的安全,但事件依然发生,令人感到非常遗憾。

中国官方每年9月18日都有抗战的相关宣传或纪念,以强化爱国意识为导向。今年日本男童在纪念日当天遇刺,让外界联想是否反映中国本土的反日情绪升温。

在中国外交部表态后,中国官媒星期五才首次正式报道星期三的袭击事件,与6月苏州事件的新闻操作相似。

《深圳特区报》星期五引述深圳市公安局通报,指锺姓嫌犯星期三被当场抓获,对持刀伤害该学生的行为供认不讳。经查该案属偶发个案,锺姓嫌犯为单人作案,案发当日已被公安机关刑拘强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据通报,锺某无固定职业,2015年因涉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被东莞警方取保候审,2019年因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深圳警方行政拘留。

《深圳特区报》同日也发表评论员文章,称对犯罪嫌疑人丧心病狂的行径予以强烈谴责,强调极端个案也绝不能反映社会的整体状况,并表态深圳长期打造良好治安,国内外人士尽可放心到当地旅游、学习、经商、生活。

中国媒体在谴责暴力的同时,也试图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辩护。

观察者网星期五发表评论文章称,向孩子举起屠刀的人是十恶不赦,但有些人把责任推到仇恨舆论或仇恨宣传上,甚至怪罪于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往往会产生转移舆论焦点的破坏性效应。

在华日企开启危机管控模式

中国官方过去三天的反应,并未有效安抚在华日侨的担忧情绪。不少在华日本家长在星期三的袭击事件发生后表示担忧子女安全。

台媒引述小孩在上海就读日侨学校的中岛女士说,这两天除了亲自接送孩子上下课,也决定暂时取消一些课外活动,希望孩子放学后直接回家。

北京日本人学校星期四也加强了工作人员值守,还电邮家长传达了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日语、不要让孩子单独外出等注意事项。广州日本人学校则提醒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外出。

日本共同社指出,涉及在华日侨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日中间的交流和日企投资,疏远中国的动向可能会在日本蔓延。

共同社引述一些家长讨论,是否要为了小孩的安全而暂时回日本。事实上,苏州事件发生后,当地多个派驻人员家庭已将家属送回国。

在华日企也纷纷开启危机管控模式,并为在华日籍工作人员撤离提供便利。

日企松下星期四晚证实,将为派驻中国大陆的日籍员工及随行家属,提供临时回国的安排,费用由公司承担。(路透社)

《第一财经》引述日企松下星期四晚证实,将为派驻中国大陆的日籍员工及随行家属,提供临时回国的安排,费用由公司承担。公司也将设立心理咨询及弹性出勤体制等措施,优先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丰田、索尼等日本大公司则提醒在华员工小心谨慎。日本东芝也发布通告,提醒前往中国大陆公干的人士注意安全。

事件也可能冲击中日旅游业。日本知名经济学家门仓贵史指出,日中韩三国先前设定希望在2030年,将相互旅游人数增加到4000万人次的目标,但鉴于目前的中日关系,日本游客访中的安全无法保障,加上赴日中国游客也出现神社涂鸦等恶意侵害行为,设定这样的数字不切实际。

据日本外务省统计,中国大陆的日本侨民人数超过10万,当中近2万人是未成年子女,人数不少。中国大陆并共有约1万3000家日企及11所日本人学校,合计约3300名学生就学。

《星岛日报》星期五引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姜跃春分析,星期三的事件显然将对中日人文交流和经贸活动造成负面影响。这已是第二宗与日本人学校相关的刺伤事件,有关部门需要查明原因,并采取应对举措,以确保类似恶性事件不再发生。

日本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则在微信朋友圈写道,如果把这一事件轻描淡写地视为一宗简单的街头行凶案,那么会大错特错。事件将导致日本员工不愿去中国工作,加速日资企业的撤离,导致日本社会厌中情绪的加剧,也将会使得对中强硬者在新首相竞选中占据上风。

日本执政的自民党9月27日将举行选举,选出新总裁与新任首相。有分析认为,日本男童遇害事件有可能改变总裁选举选情,甚至转向更趋保守及右翼。

在华日企持续出现出走潮

中国经济复苏持续不稳之际,在华日企持续出现出走潮。

中国日本商会8月30日公布关于营商环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在华日企认为中国今年的经济形势将较去年恶化,中国市场前景悲观。

中国去年修订《反间谍法》,一名为日本安斯泰来制药公司工作的50多岁日本男高管去年3月在北京涉间谍罪被捕,今年8月被起诉,这也在日本商界引发寒蝉效应。

尽管日企去年对亚洲投资金额17.3万亿日圆(1600亿新元),创近10年新高,但在中国大陆投资方面,很多日企愈来愈谨慎,与2019年相较,投资金额减少20%。

有分析认为,越来越多日企撤离中国市场,逆转过去大举投资中国的局面,反映出中国薪资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下滑、以及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影响,加上中国经济恶化,也让日企没赚头。

日本制铁今年7月宣布,退出在中国的合资事业。三菱汽车去年则已终止在华营运,因当地汽车市场快速向电动车转型,三菱在当地销售大跌。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教授李世晖分析,北京政策的不透明和不确定性,让日企很容易受政治左右,产生经营上的困难。日本大力推动经济安全保障,加上日圆过去两年大幅贬值,导致日本国内成本竞争力增强,也促使很多日企重新思考投资中国。

早在2020年7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已宣布将为在华日本制造业提供700亿日圆补贴,协助87家企业将产线迁出中国,转移至东南亚国家或回到日本国内,借此减少日本对中国的依赖,建立有弹性的供应链。

截至今年,已有约150至200家企业决定将部分或全部生产活动迁回日本。这些企业多集中在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例如半导体、电子零部件和医疗设备等领域。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地缘经济暨策略主任瓦德研判:“现在已经过了日本对中国经济投入的高峰期”。他指出,当前碰到的障碍有美中科技战、台海紧张升高等,日商态度的转变,地缘政治是重大因素。

过去40多年来,中日经贸关系因历史纠葛偶发紧张,但始终“政治冷,商业热”,日商始终并未真正撤离中国,并继续增加对华投资。但当中国市场的重要性逐渐下降,地缘博弈的烈度却远大于前,日籍男童深圳遇害事件是否加速日企撤出中国的步伐,仍有待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复苏将是一项不必要的干扰。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