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河北、北京、天津、河南等部分地区发生极端性强降雨,遭遇严重洪灾。位于河北涿州的北京西南物流中心占地面积400亩,有近百家出版社及出版商及中盘的库房安家于此处及周边地区,受洪灾影响,损失或将高达百亿码洋(一批书的总定价)。有书库眼看着洪水泡书,一小时内2500万元人民币(467万新元)就没了。

万幸的是,图书管理人员没有受伤,但大量图书一瞬间就泡在水中毁坏,着实令人心痛。这种情况除了让人反思图书库房的选址、库房设计和质量的提升外,也可能会促使所有关心图书的人,共同促进图书内容和形式的变革。

其实,图书的变革早就到来,即电子书。只是,这场洪水可能会促使变革更大、速度更快,或者转向另一种形式的图书变革,就是电子书或其他形式的图书。

电子书与纸质书的优缺点已经有很多讨论,即便人们更看重电子书的优点,但现实中还是离不开纸质书。大量纸质书在这次洪灾中毁损,足以证明纸质书还有较大的市场和阅读者。

从2012年亚马逊中国官网正式上线Kindle商店,用户可直接购买Kindle电子书以来,中国电子书进展也突飞猛进,并在今年6月30日迫使Kindle在中国停止营运。原因不在于电子书不好,而在于本土的电子书或电子阅读形式,正在赶超并更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如线上阅读App、国产电子书品牌崛起,还与手机、笔记本互通,更好用、实用和接地气。

然而,这只是电子书之间的竞争,如果要与纸质书竞争,后者还是有强大的实力。人们为何喜爱和不舍纸质书?英国的大卫·皮尔森在《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指出一个奥秘,书籍是某个时代的美学和价值的组成部分,也是表征。这实际上指的是,纸质书是文化历史工艺品,通过编辑、美术、印刷的精妙设计、装帧工艺,让读者获得特别的阅读体验,并提升阅读趣味。这一切又是通过人的基本生理功能得以实现,即触觉和视觉,甚至听觉的感官体验。

有人因此认为电子书仅仅作为一种承载文本,消亡指日可待。这有些极端,而且极度怀旧和保守,因为电子书也可以改善触觉和视觉,提升阅读体验,只是人们目前还不习惯而已。

一场大水暴露了纸质书的短板。纸作为一种承载知识和信息最久远的载体,不仅怕水浸和水灭,也怕火灾,同样怕虫噬、霉变、风吹雨淋和日晒,当然,其他缺点如携带不便、占据空间太多等,都同样会让人们再次审视纸质图书,并促进电子书的改善,以进一步取代纸质书。

一方面,电子书可以调整字体大小、背景颜色等,以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电子书还可以设计成翻页时的可视化和触觉,甚至附带翻书页时的窸窣声,以及对所读过内容的划重点和折页显示等。

电子书的优势还可以进一步发展,有着实时同步的搜索和与书友、朋友的分享。电子书通过内置的搜索功能,可以快速查找相关内容和解释。在阅读时,读者可以与其他人进行实时和读后的分享、评论、讨论,如微信读书,因而可以扩宽每个个体的阅读体验。当每个人都有自己特独的哈姆雷特理解时,与其他读者分享和交流,就可以获得不同角度的哈姆雷特理解;比起纸质书只是个人阅读体验,电子书更能加深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从这些角度可见,如果电子书能更快发展,并赢得读者喜爱,不只可以避免纸质书在未来遭大水、洪灾、霉变、日照等的损害,还可以减少排版、印刷、纸张、仓贮、管理等的昂贵成本。

不过,电子书的一个独特缺陷是需要能量,在没有通电和联网的地方,不是太好用。解决这个难点的未来图书也正呼之欲出,这就是生物(DNA)图书。

以一条DNA单链就能贮存整部维基百科(英文版)来换算,1克DNA就能够存贮天量信息,1000克左右的DNA就足以存下当前全世界的所有数据,包括图书、媒体和互联网上的所有数据。而且DNA做成的图书不占空间,可以随心所欲携带和阅读。(编按:DNA存储技术近年来在先进国家密集研究中)

只是目前,生物图书的解码和阅读都比较慢,下一步是要发展更快的生物图书解码阅读器。另一方面,还要让生物图书呈现像传统纸质图书一样的工艺美术外观和视觉、触觉、听觉方面的体验,才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图书。

一场水灾之后,人们能看到图书的演化方向,从纸质到电子,再到DNA图书。当然,图书的革命不是一种形式完全取代另一种形式,而是某一种成为主流,其他作为补充。正如未来,电子书必然成为主流,纸质书成为补充一样。在更遥远的未来,也可能是DNA图书成为主流,纸质和电子书成为补充。

作者是北京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