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时电子报

作者:王钦

鸿海创办人郭台铭正式宣布参选之后,泛蓝阵营内部一片骂声,其论述的基调无非就是分裂在野阵营,保送赖清德上位。而柯文哲阵营也没有好到哪去,毕竟郭台铭也分走了相当一部分柯文哲支持者。

蓝营和柯阵营的焦虑可以理解,但也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三脚督的格局之下,无论是柯文哲还是侯友宜,也不过是在争夺第二名,他们也没有对民进党构成实质挑战。早就有论者指出,第二名之争之所以还有必要,也是为了替各自阵营的小鸡提供一些活路,也让自己阵营在立法院多一些能量。

既然是这样的一个格局,那郭台铭参选与否,并不会改变总统大选的结果,说郭台铭保送赖清德自然也就是一个伪命题。虽然说,郭台铭就算他自己在总统大选中毫无胜算可言,却也可以帮助一些小鸡获得立委席次,这也是为何地方上仍有些支持者,而这些人并非看不透这一局。既然他们在郭台铭和国民党或者柯文哲之间选择了郭,那势必是因为他们相信后两者给他们的支持力道不足以让他们获胜,这恐怕才是侯、柯阵营应该切实反思的真问题。

还有一个更大的命题,则是侯友宜或者柯文哲到底应该如何实现在野大整合。要知道,在野势力的分裂才是保送赖清德的根本原因,郭台铭的参选只是更加剧了分裂。事实上,郭台铭是想以战逼和,在侯友宜和柯文哲都没有足够诚意进行整合的情况下,郭台铭透过参选,或许更有可能逼他们切实思考整合的必要性,毕竟就算为了立委选举,在野势力也没有分裂的本钱。

尤其对国民党来说,早已不是泱泱大党,反而是显得百年老态龙钟,必须改变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老大心态。虽然已经在野多次,但国民党始终还停留在过去的辉煌之中不能自拔,总认为自己即便是处于在野,也应该是最大在野党,其他政党和政治势力就只能让位于它,所以在国民党的认知中,即便是在野整合,也是国民党整合其他势力,而不是相反。

当年连战参选总统的时代,或许还能凭借国民党的庞大资源,来迫使宋楚瑜妥协,但以现在国民党的影响力、资源、动员能力来看,他们想要迫使柯文哲来合作,恐怕不会太容易;更何况,论文宣的能力和空战能力,国民党不见得就比柯文哲有优势。在各有所长的情况下,国民党、民众党要想实现整合,除了拿出诚意和实质资源外,必须要有明确的平等和谦卑心态,不能有主次之分。

在野各方都说要下架民进党,但各方都没有拿出下架的良方,这就让人不得不对这场选战产生了悲观的心态,后续也会直接影响投票的意愿,进一步加剧在野选票的流失,这恐怕也是在野各方的更大隐忧所在。所以说,蓝营或者柯阵营不如务实面对这一现实,尤其是要面对自己的问题,真正把下架民进党当成第一优先。

其实,国民党与民众党,或可看看泰国大选的后续发展,就能知道变革的不易,以及妥协是何等必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