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底世界各大媒体都很热闹,因为多个国家的政治领导人展开了各具特色的选举辩论,并利用视频方式对外直播,一时可谓盛况空前。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美国2024年总统竞选的两位候选人,在亚特兰大CNN总部的电视辩论。

当地时间27日晚9时,总统拜登与前总统特朗普展开史无前例的总统竞选现场辩论。由于时间比往年提前许多,也因为没有提词器、笔记本、幕僚及观众的参加,每个人一支笔、一张纸、一杯水和一个受控制的麦克风,就开始辩论,为大家提供所有严肃政治辩论的所有条件。这种安排几乎让大家忘了辩论内容和结果的重要性,也忘了这种安排更多是针对两人特性的迫不得已,而单纯去追崇这种政治辩论的形式。

客观地看,更精彩的政治辩论并不在27日的美国,而是在同时期的英国、法国,甚至还有伊朗。在前一天的26日晚,英国首相苏纳克与工党党魁斯塔默,展开了7月4日大选前的最后一次电视辩论;25日晚,法国总理阿塔尔、“国民联盟”主席巴尔代拉和“新人民阵线”的邦帕尔,也进行了约一个半小时的电视辩论,为的是在30日的国民议会选举;而此时的伊朗总统候选人已经过了五次电视辩论,最终有四人进入28日的第一轮总统选举过程。这些辩论要比美国的八旬老人辩论,更多剑拔弩张和针锋相对,也有比较多具体政策的证明与反诘。当然,可能主要是因为参与辩论的主角要年轻得多也聪明得多。

作为旁观者,面对如此喧闹的电视政治辩论,确实有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之感。只是转念间想到,这些喧闹背后究竟有多大意义呢?是否真的值得大家投入这么多的关注和思考?

政治辩论的最重要意义,应该是不同政策理念之间的碰撞和较量。但如果以此为目的,这些辩论即便不是南辕北辙,也至少是轻描淡写,对于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张的介绍都极为有限,更谈不上拨云见日,为观众指明方向。这既是因为所有关于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域的观念主张,在历史上从来就是各持己见,难分高下,各个学科几千年来的成果和争论从未停歇过,再偏激的观点也有人接受,再厉害的学者也有人反对,又岂是几个急功近利的政客,能在短时间内讲得清辩得明的?这也是因为所有关于国家的政策主张,都是一些严谨缜密的系统工程,须要详细而全面的说明论证,才可能将其中的利弊得失说清楚。任何标新立异或哗众取宠的言论,都不是理性的政治家应有的做法,但电视辩论中的他们都是这么做的。

由此看来,现在的政治辩论显然是形式大于内容,披着言论自由的外衣,却忽视了言论内容的质量;表演多于阐释,各辩者争着诋毁别人,而不是推介政策主张,解决社会问题;误导多于引导,能言善辩与巧言令色者获得掌声和选票,谨言慎行与脚踏实地者,多遭嘲讽和厌弃。

真正有意义的电视辩论,或许应该邀请最有才华、最为敏捷的专家学者来做,而且还应该给他们足够时间,让不同流派的观点得到最充分也最通俗的展现,然后让观众来做出决定。可惜,现在的专家说的写的,普通民众大都看不懂,能看懂听懂的电视辩论,大都只是政客的浮夸表演。结果选民只能在没有相应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就须做出投票决定。

现实的困境在于,政治领域确实缺少更高效的民主展示模式,能够将不同阵营的候选人,安排在同一时空场景中面对面较量。即使现在的数码技术再发达,人工智能再先进,也解决不了人们想要看到并了解他们投票对象的愿望。这或许是如今电视辩论等形式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有更多仿效的原因。人们热衷于电视上的政治辩论,也许并不是要看到什么具体政策主张及现实理据,只是想通过感性的认知,来决定应该信任谁多一点。毕竟大部分人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来了解政策细节。

即使如此,面对这些政治辩论,不管有什么影响,也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负责任的投票者在沉浸其中的同时,务必清醒知道,它有着漂亮的形式,也许不应该抛弃,但绝不应该成为做出决定的主要依据,尤其是这个决定,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作者是扬州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