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萌:一人保多险 如何可持续?

如果卫生部在研究允许IP保单,能在不同保险公司间转移的同时,也能研究个人保险和雇主,甚至学府的团险是否能合二为一,或许可以帮保险公司降低风险。

最近收到保险公司通知,我的综合健保计划(Integrated Shield Plan,简称IP)年度保费是1195元。其中534元来自政府承保的终身健保(MediShield Life),661元是私人保险的加载部分。这534元加上661元中的600元,直接从保健储蓄中扣除,61元用信用卡支付。

之后又收到通知,附加险(rider)是1200多元,这次要直接用信用卡,不能再用保健储蓄。

也就是说,为了付那IP不保的一小部分住院费和医药费,我用现金额外购买的附加险,保费已经超过IP这个主体本身。附加险是保险公司推出的商业产品,严格来说不在全民医保的体制内。这个“喧宾夺主”的现象,凸显医疗保险如果不加管控,就很容易偏离通过分散风险,让医药费可持续、可负担的初衷。

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附加险的保费会渐渐赶上,甚至赶超主体?

附加险说是保IP不保的那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算起来其实很复杂。首先,IP宣传册说明可以覆盖高达95%的费用,保户自己承担5%。这里的关键词是“高达”,具体来说,保户一旦住院,有自付的部分,如每年3500元的deductible和10%的co-insurance,再加上每种项目都有顶限,超过顶限的部分也不受保。

去年4月1日起,购买或续保IP受到新的癌症药物清单约束,不能全额赔付,而是以终身健保(MediShield Life)索赔顶限的倍数为定。一些公司提供18倍;一些公司很快看到商机,推出比终身健保高出21倍的癌症附加险,甚至还可以保不在清单上的癌症药物。

除了IP这样的重症和住院保险,还有严重疾病保险以及其他人寿保险,也会在生病时提供赔付。有保险公司还为保费本身提供附加险,当保户因健康原因无法继续承担保费时,保费附加险能支付保费,真是保外有保,一山还有一山保。

普通人哪有这么多功夫了解这些细节。既然保险经纪说有买有安心,又还可以负担,不少人就会像我一样,花点钱给自己加保,可见这复杂的医疗保险把人性吃得透透的。根据报道,本地有七成居民购买IP,当中又有大约三分之二,也就是100万多人购买附加险。另外,约一半购买IP和附加险的病人,在住院或接受日间手术时,仍选择公共医院提供的获津贴医疗服务。这对个人来说可能是好的,但对医院、政府来说却是额外负担。

新加坡市场不大,却有七家提供IP的公司,他们各自的附加险更是五花八门。在最近英康保险收购事件中,我们也得知英康这样扎根本地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只有10%,可见人寿保险的市场割据有多厉害。

在激烈竞争下,保险公司为了吸引保户,覆盖范围和保费差异会很大,但这未必能让价格更有竞争力,因为IP保险目前不可转移(portable),不能说换就换。

新加坡的高就业率也意味着很多人有雇主团体险,这类保险跟IP重合度很高。按理说一人一险,不应该再给自己双重保险,毕竟账单只有一个支付方。

如果卫生部在研究允许IP保单,能在不同保险公司间转移的同时,也能研究个人保险和雇主,甚至学府的团险是否能合二为一,或许可以帮保险公司降低风险。这是因为,保险公司无法得知保户另外还有什么保障,尤其是当团险由别家公司承保,因此还是会把索赔风险评估在内,用来计算保费。

总之,新加坡人住一次医院,除了自己的银行户头,背后可能有保健储蓄、终身健保、IP、附加险、雇主保险等等在承担着索赔风险。一人多险虽说多了保障,但也加重大家的负担。

(作者是《联合早报》受众策略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