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陆解放军围台军演落下帷幕后,中国总理李强5月26日(星期天)抵达首尔,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美国国防部5月24日宣布,美中两国防长将在下周举行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期间会晤。中日韩领导人重启会议以及中美防长会晤,显示由台湾新任总统赖清德的“两国论”引发的台海军事危机,暂时告一段落。

对这次解放军围台军演,美国总统拜登5月25日重申美国坚定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美国国务院也在同日表示对军演深表关切,指北京借台湾政权交接进行军事挑衅,带来局势升级风险,敦促北京保持克制。

美国的表态基本在意料之中,并没有使用类似“保卫台湾”的激烈言辞。美国主动宣布美中防长将在香格里拉峰会会晤,表明美方已经收到中方的明确答复,美中军方高层交流并未受到解放军围台军演的影响。

对这次围台军演的效果,台海两岸都有自己的解读。台湾方面整体上表现镇定,官方则一如既往地强调大陆军演破坏两岸和平,希望美日等国际力量干预;军方则继续维持“不求战、不惧战”的态度,在进行必要防卫监视的同时,尽力避免与迫近台岛的解放军舰机和海警船发生冲突;台湾主流舆论早已见怪不怪,并未对大陆军演表现出过多担忧,股市也基本平稳,军演似乎没有在台湾社会引起多大震撼。

中国大陆官方则高度评价军演的意义。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说,这次行动打的是“台独”嚣张气焰,慑的是外部势力干涉介入完全合理合法,正当必要。“‘台独’挑衅一次,我们的反制就推进一步,直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虽然这次围台军演并未引发台湾岛内惊慌,但从军事角度看,军演确实展示了解放军封锁和打击台湾的能力在稳步提升。

军事学者杜文龙在官媒央视上表示,解放军围台军演挥出了三记重拳,即舰机协同、对海突击和对陆攻击。

舰机协同的范围是在台湾岛东侧,通过水面编队以及空中联合突击,对舰机协同进行了高效检验,这是实战状态下的高效协同,说明解放军在远海对目标的掌控能力和毁伤能力,达到了高水平;对海突击是对海上移动目标精准定位跟踪,联合使用不同武器装备,进行远中近、高中低组合打击;对陆攻击是对台湾岛上反舰导弹阵地和其他武器装备进行舰机联合立体打击。

一些网民发布了1996年大陆在台海军演时的老照片。当时由于装备落后,解放军不得不使用民用船只装载火炮进行渡海作战。而在这次围台军演中,解放军出动了“踹门神器”歼-20、“炸弹卡车”歼-16,以及大型登陆舰071等先进装备。

实际上,从1996年至今,解放军从无力掌控台岛东部,正面还要靠民船渡海,到舰机、导弹和远程火箭炮全方位立体围困和打击台湾岛,确实已对台军形成“碾压优势”。而且,这次围台军演在宣布当天就立即启动,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花时间集结各军种力量,表明解放军已经具备常态化进逼、围困和封锁台湾的能力。

同时,大陆海警力量也加入到这次围台演习中,并在台湾控制的外岛和台湾东部的花莲附近海域进行演练。这表明在非战时状态下,大陆如果认为有必要,也可动用海警船对进出外岛乃至台岛的运输货物进行检查和扣押。

美国对中国大陆1996年和这次围台军演的态度也反映出解放军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1996年3月,解放军针对李登辉访美举行演习,美国随即派出两个航母战斗群靠近台海,时任国务卿克里斯托弗(Warren Christopher)还公开警告说,如果大陆决定对台湾使用武力,“美国将给中国带来严重后果”。

和1996年相比,如今解放军围困台湾的能力和举措已不可同日而语,并初步具备了拒止外部军事力量直接援助台湾的实力。美国除了口头声援台湾,已无意或无力像1996年那样派出航母编队直接干涉台海局势。这也是解放军说围台就围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2年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问台湾以来,中国大陆已经举行了三次围台实战演习,台海两岸和国际社会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可以预计,今后如果大陆认为台美在“台独”方面又挑战了“一个中国”底线,类似的围台演习还将上演。

当然,解放军围台能力的增强,并不等于大陆将会很快对台动武。对中国领导人来说,眼下的首要任务并非收复台湾,而是发展经济、维护国内稳定,力争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尽管赖清德的“两国论”挑战了大陆底线,但未必超出大陆的预料,因为外界早就知道赖清德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大陆领导人不会因为赖清德的几句“台独”言论就失去战略定力,让两岸关系冲击发展大局。今后一个时期,除非台美联手搞出大陆无法容忍的大动作,否则两岸关系还会在震荡中维持脆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