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说,改革开放需要宪法秩序下的宽松氛围来托举,各地政府、机构应该要有面对批评和负面舆情的承受力,这样中国社会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紧张。
胡锡进星期四(12月21日)在微博发文称,这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所有名人、机构,包括各地政府都要有“对批评和各种负面舆情的承受力”。面对“正常的议论,挨骂就挨骂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中国社会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紧张。
胡锡进称,严重问题被揭出来当然要严肃处理,但追责不必跟舆论跟得那么紧,如果因为一件事突然成了焦点,或者小错被揪住被骂,无需管控舆论,也无需接受“舆论审判”,态度应变成“正确对待”。
胡锡进这篇文章是中国改革开放在12月18日迎来45周年后发表的。胡锡进写道,“改革开放需要宪法秩序下的宽松氛围来托举”,大家都谨小慎微,生怕挨批评,或者成了舆论焦点,都把很大精力放在严防被舆论盯上,“这怎么行?”
他说,由于批评声有时会导致官员被调查和撤职,明星或博主被封杀,所以大家都害怕批评。但他认为,审查评论不利于网络上舆论环境的健康发展。现在很多机构账号也吓得经常不敢开评论,“太紧张了,太经不起骂了,如此情况总不能长期就这样了吧?”
胡锡进说,批评和承受批评的互动需要越来越自然,重视互联网的批评,不能变成怕批评。只要自己没大问题,“有点小错,被骂了,又咋的?”
胡锡进的这篇文章引发中国网民的讨论。有网民赞同胡锡进的看法,认为“一刀切的关闭评论不可取”。但也有网民写道:“现在不敢随便说了,动不动说了几句他们不爱听的实话,境外势力的称号给你按上。”
还有网民要求胡锡进把近两年隐藏或删掉的微博都发出来,并讽刺称“你敢吗?不敢你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