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群:从峇厘岛到旧金山:拜习会可有何期待

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中旬,在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会面,相关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此次会面有何意义?我们能从中期待什么?美中关系面临哪些挑战?

自拜登与习近平于2022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峇厘岛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会晤以来,过去一年可谓多事之秋。在会面的三个月前,美国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对台湾的挑衅性访问,加剧了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并导致美中高层交流中断。拜登和习近平意识到双边关系恶化的危险,决定举行会晤,设置防止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的“护栏”。

这是在关键时刻的一次重要会晤。不幸的是,2023年初的中国“间谍”气球事件,再次扰乱了两国关系,导致国务卿布林肯推迟了对中国的访问(此行旨在落实拜登和习近平在峇厘岛达成的共识)。气球被美国空军击落。随后,美方说,气球在飞越美国上空时没有收集情报,但这已对双边关系造成损害。

解铃还须系铃人。拜登政府在今年年中主动与中国接触,一方面是担心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是担心糟糕的美中关系,可能会影响拜登的竞选连任。布林肯终于在6月前往北京。此后,财政部长耶伦、气候变化特使克里和商务部长雷蒙多也相继访华,试图与中国同行重建对话。

礼尚往来,中方也予以积极回应,抓住机会恢复双边交流。中国最高外交官王毅10月26日至28日访问华盛顿,旨在扫除最后的障碍,为拜登和习近平在旧金山的会晤奠定基础。计划中的拜习会将是双方为稳定关系所做的最大努力。

虽然双方都对11月中旬的会谈充满期待,但人们应该对结果持现实态度。这次会晤在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拜登和习近平将有机会重申他们对和平处理两国关系的承诺。然而,两位领导人所遇到的阻力也不小。

首先,双方有不同的目标和优先事项。尽管拜登政府的言辞已从与中国“脱钩”,转变为与中国“去风险”,但其印太战略的目标仍然是“在竞争中胜过”中国。

近年来,芬太尼已成为导致美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美国政府认为,中国是向墨西哥出口芬太尼前体(fentanyl precursor)的最大出口国,在墨西哥生产的芬太尼接着被走私到美国。拜登预计将向习近平提出这一问题。他肯定也会触及人权问题。对中国来说,主要关切是经济稳定,以及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的安全。预计习近平将获得拜登的保证,即美国不寻求与中国进行新的冷战,也不支持台湾独立。

由于国内议程不同,拜登和习近平是否会各说各话?还是会真正倾听对方的意见,并采取行动缓解各自的担忧?

峰会可能沦为各说各话

其次,拜登和习近平在努力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时,都面临着国内压力。会谈可能会以双方在棘手问题上重申现有立场,且没有制订解决彼此关切的具体计划而告终。

鹰派主导了华盛顿对两国关系的叙事。在他们看来,尽管乌克兰和加沙的战争仍在持续,但中国是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威胁。由于受到政客和媒体的反华言论轰炸,美国人仍对中国持负面看法。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认为中国是美国头号威胁的受访美国人,就达到惊人的61%。

华盛顿的鹰派人士并不支持拜登政府与中国领导人接触。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在接受美国之音访问时声称,这一他所谓的“僵尸接触”,只会适得其反,使中国变得更加咄咄逼人。

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瑟姆刚刚结束对中国的富有成果的访问,推动了在气候变化、能源、贸易、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具有常识的人都会同意,这种交流与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保守派则不然,他们甚至反对地方层面的交流,并认为纽瑟姆应该关注人权,而不是气候变化。

尽管中国大陆长期奉行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政策,但习近平也可能面临来自国内不耐烦的将军的压力。10月底,大陆政府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在北京香山论坛上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支持台独的人“绝不手软”。他还声称,美国是俄乌战争和以巴冲突背后的主要因素。

最后,期待美中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发挥领导作用的国际社会将感到失望,因为这两个大国目前不太可能合作。

与俄乌战争一样,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虽然悲惨,但也为美中合作提供了潜在的机会。美国可以利用其对以色列的巨大影响力,促使局势缓和,并向加沙安全运送人道主义援助;中国则可以利用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友好关系,呼吁立即停火。归根结底,美中两国应共同努力,帮助解决中东地区的根本问题,认真落实“两国方案”。

由于美国一贯的亲以色列立场,而中国则试图在支持巴勒斯坦事业的同时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因此没有人指望拜登和习近平会就以哈冲突达成任何协议。

两国领导人可能会在气候变化等有共同利益的领域达成一些共识。在美国的印太战略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等有争议的问题上,他们很可能继续存在分歧。

毫无疑问,拜登和习近平都致力于改善美中关系,这一点从他们分别向10月24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晚宴致贺电就可以看出。

不幸的是,尽管两国都希望稳定关系,但却面临着难以缩小的巨大分歧。特别是,两国政府对关系的性质存在分歧。美方关注两国关系的竞争层面,强调要负责任地管理竞争;中方则强调通过合作实现两国关系的共赢。

谈总比打好,但光谈解决不了问题。归根结底,两国领导人是否有智慧和勇气采取实际行动,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在双边和国际问题上加强合作?双方能否重建信任,进行良性竞争,而非零和博弈?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是美国巴克内尔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授

原载《联合早报》旗下英文电子杂志“思想中国”(ThinkChina)

黄金顺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