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2024年大选,由民进党保住总统大位,让国民党重回国会最大党,同时由民众党掌握关键少数,其实是权力分立的体现,反映台湾民主的韧性与多元。

台湾和立法院选举上星期六尘埃落定,民进党的赖清德在六成民意期待政党轮替之下,仍然在三角战中以四成得票率当选总统,但失去国会多数,仅以基本盘稳住政权,未来四年台湾将出现一个脆弱的政府。不过,台湾在险峻的两岸情势与地缘政治下,民主实践依然坚韧,在经建、防疫和科技治理上也取得成就,再次证明是全球华人世界的民主典范。在一个稳固与坚韧的民主体制,政府权力分散在表面上虽是脆弱的,但实质上有利于保障多元价值的表达。

民进党由于过去八年的执政包袱,在2024年大选失去年轻选票和中间选民,选战转而主打抗中保台和中国大陆介入的议题,试图守住固有支持,可是从结果看来不算十分成功。虽然赖清德赢得选举,但不意味着台湾选民发出对抗中国的强烈信息,选举更多是反映内部价值分歧,外界不应只朝统独方向过度解读,尽管选后两岸关系还会维持在冰冷状态。

无论如何,民进党连续赢得总统选举,有望持续执政长达16年,未来该党的核心价值,如去中国化和转型正义的路线,会继续在台湾社会深化和贯彻。

赖清德的得票率仅比2000年大选时陈水扁的得票多出1个百分点而已,相反的,柯文哲这个一人政党,在三人竞争的同样情景下,得票率则比2000年国民党候选人连战的23%高出不少。本届总统大选最主要的议题,不是两岸和战对峙,而是反映台湾社会对价值正义的分歧,大量年轻选民对居住正义、所得分配、政党撕裂表达不满。这也是柯文哲运用年轻中产力量对前景的困惑而崛起的结构背景。为此,赖清德不只失去200万以上的青年选票,变为少数总统,也在国会失去多数,增加未来施政的难度。

赖清德是民进党新潮流系第一个当选的总统。新潮流早期是该党组织力和战斗力最强的派系,有坚实的理念路线,在权力竞争上姿态强硬,曾有“割喉割到断”的说法。赖清德带领新潮流夺下总统大位,在性格上又有偏执、不妥协和缺乏沟通力的一面,日后面对党内派系、北京官方和社会分歧时,如果无法以灵活和柔软手腕处理,就可能会增添冲突。不过,新潮流系在国会选举中有所折损,也加剧赖清德的权力脆弱。

在民进党声势出现颓势下,国民党虽在国会有了成长,但连续三次在总统府前止步,高层必须为提名一位并未准备好的候选人而付出代价——侯友宜不适合在注重人格特质的总统选战登场。国民党内有复杂的派系利益和个人自私的计算,放弃以公开透明的初选方式产生候选人,结果失去整合党内外的机会。如果当日提名郭台铭,非绿阵营之间就有较大的合作契机,选情或更符合台湾主流民意。

2024年台湾大选最大亮点其实是民众党的崛起,选后柯文哲在短期内或是赢家,但受制于选举制度,要长期撼动政党体系并不乐观。民众党在三党不过半的立法院掌握关键少数;柯文哲具弹性、权变和机智的个性,也适合在以小博大的局面下生存和扩张。不过,单一小选区制度扼杀第三党长期存活,柯尤其须要突破现存总统选举制度;若结合国民党推动两轮投票制,才能有利于小党的合纵连横。

蔡英文执政八年,在对美关系上沈稳成功,未来民进党在台美关系上会维持一贯性,副总统萧美琴将获得更多外交事务的授权。对华盛顿而言,如果选出亲中的政党将使当前的印太战略出现缺口,不符合美国地缘政治利益。但是,两岸关系预期会比目前更为倒退,北京会更加敌视和孤立赖清德政府,包括取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收清单优惠,也会影响台湾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的机会。

一些东南亚国家希望东亚形势保持稳定和可预期,但不受单一强权主导。一个能与北京对话但又不过度倾中的台北政府,会比较符合东南亚的期待。

台湾2024年大选,由民进党保住总统大位,让国民党重回国会最大党,同时由民众党掌握关键少数,其实是权力分立的体现,反映台湾民主的韧性与多元。这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台湾是目前华人世界唯一保有言论与思想自由的地区,台湾民主的永续与坚韧,才能保障全球中文世界的文化、创作、出版与学术自由,值得珍惜维护。

(作者是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