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中国经济转型:不可承受之痛?

中国的房地产、股市等发展应逐步走出对行政调控的依赖,一味的政策支持和针对都是不可取的。应该考虑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经验,逐步健全房地产税、公司治理以及股市分红制度等。

国际上对当前中国经济的看法大多数比较悲观,这些观点基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去年初清零政策取消后并未出现报复性反弹、房地产债务问题持续恶化、通货紧缩以及股市暴跌等等。即便经济增长略微超过去年初制定的5%左右目标值,但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今年维持这样的增速非常困难。

放眼全球,美国、印度、日本、越南等中国的竞争对手,似乎吸引了更为强劲的国际资本流入。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基本上是在无周期性调整中进行的,所以当前的经济挑战前所未有,引发了各方关注。中国经济能否避免危机并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将对未来世界发展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这次经济转型不同以往

在中国官方话语中,改革和开放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性动力,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也强调增长模式的转型和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告别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深水区。所谓的深水区,是指几乎所有的新调整都可能痛苦并带来巨大冲击。挂在枝头的低垂果实早已被摘完,要想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必须推进风险巨大的市场改革。

以房地产业为例,当前中国正在推进已被延迟已久的调整。中国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内需,过去30年高度依赖土地拍卖和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及装修、家具、家电等相关产业此前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约占经济增长的四分之一。但城市房价的疯狂上涨以及远远超过需求的住房总供应,早已透支了中国经济潜力,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金融泡沫之一。但如何挤破这一泡沫而又不至于引发金融危机,则考验执政者的智慧。即便治理体系较为完善的美国,因为房地产而引发的次贷风暴,仍然在2008年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

当前,房价过度上涨的势头已经得到明显遏制,房地产业也让出了经济主引擎的位置,但人们的忧虑并未减轻,反而有所加剧。原因在于房地产业由骤热突然变为骤冷,多家房地产巨头纷纷违约,宇宙级房地产公司恒大集团甚至被香港法庭下令清盘,相同量级的碧桂园等房企也前景不明。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和金融冲击无法预料,房地产业突然变成了经济的拖累因素。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应向内需型经济转型,但房地产业所支撑的巨大内需瞬间出现大幅下降,如果没有新的增长点填补的话,将会导致内需下滑,反而导致经济转型向相反方向运行。目前来看,虽然电动汽车、国内旅游等产业的崛起,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内需的增长,但这些经济部门的体量还远远不足以弥补房地产的缺口,而土地财政的大幅萎缩,更给地方政府的日常支出带来巨大挑战,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地方需求的增长。

中国经济能否凤凰涅槃

这次经济转型如同分娩前的阵痛,没有痛苦和代价就没有新增长模式的诞生,但是也须要有对疼痛忍耐程度的把握,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房地产业的过分萧条以及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不仅严重动摇海内外投资者的信心,更会挫伤广大民众生产和消费的积极性,导致内需的萎缩和经济停滞。

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建立强大的内需和公平竞争的市场,而这两点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过去成功的改革开放,是建立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主义之上,与当年东欧国家进行的“休克疗法”有显著不同。当前对债务危机的化解也须要稳步推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金融、房地产领域的问题积压已有相当长时间,消化解决它们也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中国的房地产、股市等发展应逐步走出对行政调控的依赖,一味的政策支持和针对都是不可取的。应该考虑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经验,逐步健全房地产税、公司治理以及股市分红制度等。

房地产税话题在中国虽然讨论已久,但迟迟不能实施,这是导致后来泡沫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房地产总供应已走向饱和的形势下,地方财政已经不能再依赖出卖土地获得收入,这时应该考虑重启房地产税计划。但考虑到民众的承受能力,房地产税可以从较低水平开始征收。

所有深水区的变革所带来的阵痛,应当在民众的承受范围之内,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很不稳定,国内债务危机、就业压力、老龄化、低生育率等“灰犀牛”风险集中爆发,如何在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兼顾风险管理和民众的承受能力,将是中国经济实现凤凰涅槃的关键。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