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赟:捍卫新加坡的种族与宗教立场

以哈战争爆发以来,虽远在万里之外,影响却日益渗透到本地社会之中。先是教育部在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中加入了以哈冲突的内容,以确保在校学生不至于受到域外宗教与族群冲突的负面影响,但内容却引起若干家长的投诉。此事余波未息,又传出南洋理工大学厕所内张贴以哈冲突相关海报的事件。这份海报具有明显的反以色彩,声称校方用学费“资助”以色列的战争。可见域外的冲突,虽经防范,还是可能对本地民众的安定生活造成一定的冲击。

以哈冲突对新加坡的影响不小,因为我们是多元种族与宗教的国家,域外的此类冲突必然会在本地造成既有断层线的裂痕。此外,随着冲突的延续,新加坡所面临的外交压力也日益增加。除了周边的回教国家外,来自以方支持者的国际压力也与日俱增。因此,无论新加坡持有何种立场,即便立场乃是出自本国内政需要以及对于国际法的尊重,依然会对新加坡在区域内与国际的外交关系,构成巨大压力。

中东地区的冲突也影响了全球经济稳定,特别是已经波及红海航道安全。因此,这场冲突冲击了世界的能源价格与供应链安全,这对于高度依赖进口能源和原材料的新加坡经济,将造成潜在威胁。更应警惕的是,这场冲突可能被恐怖主义用作动员的借口;作为国际金融与交通枢纽的新加坡,成为潜在恐怖袭击目标的危险也在增加。因此,新加坡加强国民教育,强化国人团结,就极为必要。

助学生获取正确信息

去年以哈冲突爆发之初,新加坡秉承一贯的公平外交政策,支持全球安全与和平发展。因此,新加坡既谴责哈马斯针对平民的恐怖主义行径,同时也对加沙地带平民不断上升的伤亡数字深感担忧。新加坡政府还多次敦促以色列保护无辜平民,并履行国际法规定的人道主义义务。

最近有读者投稿《联合早报》,质疑在学生课程中加入以哈冲突的必要性。询问家中正在上初院的孩子,得知至少在她的学校,经校方有组织的相关讨论其实很少。与之相应的则是,同学主要是从网络上随机获取信息。在这些思想未定型的孩子心中,因此会产生较大的意见分歧。这至少反过来证明,如何让学生在纷繁的信息丛林中获取正确信息,非常重要。如果政府不为孩子提供正确的价值观与教育,在信息泛滥的现状中,他们很可能会在网络海洋中迷失方向。

以哈冲突本身的是非曲直,恕我直言,即使是在我们宗教学术圈中也是言人人殊、观点各异。但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本地教育机构所能传递的首要信息,可能应是“要坚持新加坡本位”。也就是说,对于以哈冲突的判断原则,应结合新加坡本地的实际需要,也应从新加坡本身的利益出发,而非任何跨国的宗教、族群利益。

本地族群与宗教问题都应持此立场,比如新加坡的马来人与华人,都应抵御泛马来主义与泛华人主义立场;佛教徒与回教徒也应抵御泛宗教主义倾向。印裔与欧亚裔同胞皆应如此。所有这些跨境主义,都有违新加坡的国家长远利益,只有严加抵御,方能不将域外的宗教与政治立场引入新加坡,对本地的安定局面造成可能的破坏。

年轻一代也应保持清醒,这个世界日益动荡,新加坡能够保有今天的安定局面来之不易。即使新加坡持有不偏不倚的外交政策,也已经如踩钢丝一样面临左右夹攻。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曾指出,自从以哈冲突以来,网上对新加坡的恶意言论与极端主义威胁,都已呈上升趋势。此时再将他国的问题与麻烦引入新加坡,无论支持何方,都必然会在新加坡内部造就紧张局势,这绝非明智之举。

新加坡的宗教与种族独特立场,主要来源于对国际法的尊重,以及对于仇恨言论与恐怖主义的零容忍。至于民众自身,更应珍惜本地社群间的相互信任与团结互助精神。我们应该继续共建共同的国族身份认同,接受并尊重多元观点,而非强化种族与宗教的分歧点,如此方能长期保持本地社会的凝聚力。

作者是本地文史爱好者、宗教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