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巩固身份认同 华社当自强

主管华社联络组的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长唐振辉上个月底在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本地宗乡会馆面对传承的压力,加上世界多国转向内视和抗拒多元开放,使华社建构新加坡华人独特的身份认同,显得更重要。他认为,政府须持续发挥领导作用,凝聚广大华社,并大力支持新加坡华族身份认同的建构。

紧接着,黄循财总理在黄氏总会100周年庆祝晚宴上说,华社在凝聚国家与社会方面,仍发挥积极作用。他承诺继续为华社联络组引进新成员,并更新现有成员,以确保年轻一代的领袖能够与华社建立紧密的联系。

华社联络组成立于2000年,由政务官和议员组成。除了促进政府与华社的关系,也加强政府对华社的了解。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教育部长陈振声、卫生部长王乙康等精通华英双语的政治领袖,都曾领导这个小组。

要建构与巩固华族社群的身份认同,政府的支持与推动固然重要,但是华社本身也须努力,才能发挥相辅相成的效应。虽然新加坡四分之三的人口是华族,但是并非所有华人都是华社的当然成员。英语在本地的强势地位、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使华社的定义难以简单界定,且内涵倾向丰富多变。

国务资政李显龙在卸任总理前接受访问时指出,华社向来都不是单元的,因为华社的定义已经把一大部分华人划分在外了。他说,那些没有华校背景或华文家庭背景,或没有在华社活动的华人,都不被当作是华社的一分子。

不过,李资政说,即使社会的大环境改变,但华族没有失去自身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年轻一代了解华文华语的重要。他们愿意薪火相传,将华族文化传到下一代。虽然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华文水平还不到位,但都希望孩子会比自己好一点。

身份认同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概念,指一个人对于自我特性的表现,以及与某一群体之间对国籍或文化所共有观念的表现。它会因历史、地域和政治等因素而改变。这为身份认同的构建,提供宽大的空间。

文化是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的华社机构,包括商会、华文媒体、宗乡组织以及文艺团体,有必要重新审视它们在文化传承与语言推广的定位与角色,以顺应时代的需要,并在迅速改变的环境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在新加坡,英语的强势以及移民的涌入,意味着传统的华社机构应扩大范围与功能,面向那些认同华人身份并愿意参与本地华人社区活动的华族,包括受英文教育群体以及新移民。这将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丰富,以及华社领导层的更新。

除了历史悠久的华社机构,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华社自助理事会以及新加坡华乐团在促进华族文化活动或华文华语的使用,都能发挥积极的角色。此外,基层组织如庙宇或歌台主办团体,在传承文化习俗方面,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文化及语文的推广,少不了推手。双文化的年轻一代加入,能促进文化的传承。华文报在形塑华社与国家身份认同方面,一直扮演重要角色,除了反映华社的心声和立场,更在推广文化事业与凸显新加坡华社和国家利益上,因持续获得华社各界的鼎力支持而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身份认同的建构与巩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但更重要的是华社本身要摆正心态,拥抱母语与符合时代需求的传统价值观。华社机构有必要与时俱进,通过创新的手法推广语文学习及传承文化传统。在深化本地具南洋特色的华族文化之际,华社同样须要海纳百川,拥抱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成员和新文化元素,丰富自身的传统。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的社会,华族、印度族及马来族分别从中国、印度及阿拉伯的文明中吸取养分,并发展自身独特以及有别于中心文化的边陲文化与身份认同。文化的纽带,使新加坡这个小岛国与全球的主要文明相衔接;但独特的边陲文化与身份认同,让它保有独立运作的空间。各种族在这块土地上共存共荣,每一代人持续传承和丰富各自的母族文化,才能逐渐建构新加坡的国家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