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从源头杜绝食物中毒事件

在短短一个星期内,新加坡发生了两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其中一起是新加坡民防学院的165名人员,疑似食用污染食物后,上吐下泻;另外一起是在7月30日,字节跳动新加坡办事处的员工,疑似吃了食物供应商提供的自助餐后,有130人出现肠胃炎症状。民防部队出动17辆救护车,把当中的57人送往医院治疗。

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时有所闻。今年5月,就有三所幼儿园发生类似事件,共有89人(包括79名孩童和10名职员)在吃了同一家供应商提供的餐食后,感到身体不适。

新加坡食品局的数据显示,影响至少15人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在2019年每10万人中有21.6起;2020年是冠病疫情高峰期,人们减少在外用餐,因此这类事件只有7.8起。但在2021年,它又攀升至25.6起;2022年及2023年分别是21.2起及22.5起。食品局指出,食物中毒事件维持在“低水平”。

在外用餐是国人普遍的生活方式,加上新加坡的热带气候,容易导致食物变质,因此食物中毒的概率跟着提高。它轻则令人出现上吐下泻以及绞肚子的不适,重则可致命。员工集体食物中毒以及休病假,对企业的运作不无影响。因此,食物中毒不仅影响个人健康,也造成经济的损失,不可掉以轻心。

食品局指出,保障食品安全是共同责任,零售食肆必须履行职责,遵守良好的食品卫生与处理手法。然而,餐饮业普遍面对人手短缺以及经营成本上涨的问题。员工的流动性高以及节省成本的考虑,使一些业者把食品卫生问题抛诸脑后。食物中毒事件不仅在廉价的食肆发生,高档的餐馆也出现类似的问题。

食品安全及卫生涉及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件。首先,食材的供应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在这方面,食品局对进口食材的管制相当严格,发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材,都会即时通知公众。其次,越来越多饮食集团使用中央厨房准备食物,若食物的运输及卫生处理方式不到位,可能导致食物过长时间暴露在大热天的环境而变质。

但最关键的是厨房的清洁以及厨师的卫生观念。在这方面,虽然食品局经常进行突击检查,但是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一般上,厨房以及厨师的卫生问题,都是在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经过有关官方及业主的“彻查”才被发现。食品中毒事件的调查显示,肇因主要是食肆业主聘用没有经过食品处理训练的员工、厨房墙壁或桌面砖瓦破裂导致细菌滋生,以及没有妥善处理厨房器皿。

保持食物安全,人人有责,监管官方、食肆业主以及厨房工作人员更是责无旁贷。食品局、卫生部、国立大学以及南洋理工大学的联合研究显示,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污染食物来源,以餐饮承包商为最多,其次是餐馆以及公司自设的厨房。因此,食品局应加强对餐饮承包商或中央厨房的突击检查,并检讨处罚机制是否足以发挥阻吓作用。

与此同时,有必要加强厨师的职业道德。学厨先学德,一名好的厨师,除了要有高超的厨艺,厨德更为重要。每一名在厨房工作的人,必须遵守良好的工作守则,包括确保妥善的食物处理以及厨房的清理。人命关天,即使餐饮业面对人手短缺的困境,但业者也不应该在食物安全方面,作出任何妥协。

最近接连发生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敲响食物安全问题的警钟。新加坡号称美食天堂,理应在食物安全与卫生方面,保持高超的水准,让公众不仅吃得开心,也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