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特稿:台海烽火尖上 台湾人伪淡定真焦虑

近期上架的台湾剧集《零日攻击》前导片,呈现台海战争爆发前,台湾社会崩溃景象,引发舆论争议。研究发现,台湾民众面对台海战事风险,倾向采取“维持现状”以拖待变。在11月的美国大选前,台湾对陆姿态转趋软化寻求避险,也让大陆能更进一步推进对台战略目标。

当战机划过台北上空,挤兑潮、股市崩盘、国际撤侨接踵而来,紧接着是黑客攻击、互联网与水电中断、公共设施全面停摆、民众争抢物资……这些战争正式爆发前,宛如末世一般的社会动乱景象,在明年上映的台湾剧集《零日攻击ZERO DAY》前导片中,深刻呈现。

这是台湾首部以中国大陆武力攻台为题材的剧集,但前导片发布后,却引发台湾多方批评。蓝营观点认为,执政的民进党运用影视补助,大搞“抗中认知战”;也有绿营观点质疑,前导片中社会崩溃情景,是渲染投降主义、唱衰台湾防卫能力。

对于前导片引发的种种争论,《零》剧制作人兼编剧统筹郑心媚先前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说,这说明这部剧很被看重。她强调,这部剧集是反思假定敌人来时的处境,台湾人会如何抉择,没有想过要攻击谁。

若进一步爬梳网上关于这部剧的讨论,撇除政治立场分歧外,确实也有不少台湾民众开始反思,当战争爆发时,自己要如何应处。这也反映台湾民间确实对台海冲突存在一定焦虑。

2021年5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封面以“全球最危险的地方”形容当时处在地缘政治风险中心的台湾。但不论是隔年美国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后,大陆展开的围台军演;甚或是今年5月台湾赖清德就职后三天,大陆首次展开覆盖金门、马祖等外岛的“锁台军演”,台湾民众依然“马照跑、舞照跳”,几乎没有担忧的迹象。

然而,面对随时可能擦枪走火的台海情势,台湾民众真能如此淡定吗?台湾民众又如何研判台海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呢?

今年从美国大学毕业便回台服兵役的王宇轩(化名),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休假时看了《零》剧的前导片,让他感觉格外复杂。他在高中毕业后赴美留学,家人都在台湾,因此他一点都不后悔返台服兵役,捍卫自己的家乡。

但他说,看到视频内容,才让他感受到原来战争发生前,社会便已陷入动荡。 “在民心先崩溃的状态下,我没有信心一般义务役能发挥什么作用,但我还是愿意为了自己的国家奋力一战”。

面对随时可能擦枪走火的台海情势,受访的台湾民众对于爆发战争后的情景并不乐观。图为台湾新竹军事基地进行投掷手榴弹的训练。(路透社档案照片)

从事金融业的小廖(化名)目前33岁,他与交往超过10年的女友打算在今年结婚。曾服一年义务兵役的他,在退伍后收到过若干次召集令,但他不认为台湾军方对后备军人的训练有效,“发生战争时,我绝对投降,根本打不赢啊” 。

从上述反应可以看出,不论是否背水一战,直面军事召集压力的台湾男性,似乎对于台海战事前景并不乐观,甚至带有焦虑。

逾九成台湾人倾向维持现状

台湾中央研究院欧美所研究员吴建辉自2021年发起“美国肖像”计划,定期调查台湾民众如何看待两岸与美台关系。今年最新调查就是在5月大陆军方实施锁台军演期间进行。

高达83.4%的民众认为,来自大陆的威胁逐年加剧;70.4%的民众则认为,如果大陆增加军备,将会增加未来攻打台湾的可能性;67.7%的受访者认为,大陆军机、军舰绕行台湾的海空域,也会增加未来攻台的可能性。

调查结果也显示,如果大陆单方面改变两岸关系现状攻打台湾,有近58%的民众认为美国会出兵帮助台湾。另外,高达93%的受访民众主张支持维持现状。

美国杜克大学团队委托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在今年6月24日到7月1日期间进行的《2024年两岸关系和国家安全民意调查》则显示,77.4%的台湾民众认为,如果台湾维持现状、不宣布独立,大陆却攻打台湾,美国会采取援台措施;其中,35.7%的民众认为,美国会出兵援助。

另外,有63%的民众认为,当台海战争爆发时,台湾人将会抵抗。不过,在被问到爆发战争时,民众个人会采取什么行动时,25.8%的人选择顺其自然、11.9%选择逃跑、11.3%选择从军、10%选择“支持政府决定”、6.9%选择抵抗。

这些结果显示,台湾民众并非对台海危机无感,且确实感受到北京的步步进逼,但更倾向以“维持现状”,取代直面冲突;而在冲突爆发时,态度则显得相对消极,与《零》剧前导片呈现的情景相似。

今年5月台湾赖清德就职后三天,大陆首次展开覆盖金门、马祖等外岛的“锁台军演”,显示陆方持续加大对台施压。图为军演期间,解放军出动火箭军导弹车。(法新社)

参与“美国肖像”计划的台湾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员吴文钦8月9日在一场座谈中就提到,综合相关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相较台湾主动宣布独立,民众更认为在北京主动改变现状而攻打台湾的情况下,美国会派兵帮助台湾。

他认为,这可以解释为何大多数的民众支持不同形式的维持现状。

台湾中研院社会所研究员吴介民也在同场座谈上指出,在多数相关民调当中,维持现状一直都是绝对民意,这显示台湾民众确实感受到地缘政治风险,因此表态上呈现出明显的机会主义态度,也更倾向采取避险的选择。

学者:多数台湾人清楚 现状无法永久最终须选择

不过,从中研院社会所“中国效应小组”过去八年对台湾选民进行的民意调查能发现,若继续追问民众要选择“维持现状后独立”“维持现状后统一”或者“永远维持现状”,支持“维持现状后独立”自2020年起高于“永远维持现状”;尽管“维持现状后独立”的民意在近三年多以来有逐年下降,依然是最高的。

对于《联合早报》记者追问,倘若发生战争,台湾人的避险心理会如何影响抵抗意愿时,吴介民则说,从台湾民众对维持现状后的想像可以看出,多数人其实很清楚,现状无法永远维持下去,最终仍必须做出选择。

因此,他认为,一旦战争爆发,台湾民众的想法很可能有所转变;台湾当时的执政者采取什么行动,也会影响民众的抵抗意志,“这一点从乌克兰战争就能看出”。

两岸关系近来似缓和 大陆官员赴台参展 

相比过去几个月的剑拔弩张,两岸关系在过去一个月当中看似有缓和的迹象。

除了台湾政府的大陆委员会、半官方的海峡交流基金会陆续抛出有意恢复交流的意向外,214金门撞船案、金门胡姓钓客案、越界捕捞的澎湖籍渔船大进满88号案等事件,也都出现务实进展。

除此之外,冠病疫情发生后,大陆团客便未能再赴台旅游,直到今年8月9日,首个大陆旅游团经由“福建—马祖小三通”到马祖旅游,也被视为两岸旅游团松绑的迹象。

在7月中旬时,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展在台北开幕,就有中国大陆官员和旅游业者共155人到台湾参加,其中29人具有官员身份,同为疫情后首见。

当时,海基会副董事长罗文嘉受访时就提到,大陆众多官员来台,是台湾政府展现诚意,也希望将来台湾相关人员也可以到对岸去,这才是双向交流。他希望能以观光作为敲开两岸交流的第一块砖。

在7月底两岸在金门商议214翻船案善后事项前一周左右,罗文嘉也前往金门,宣布海基会正式派员进驻“行政院处理试办通航事务金门行政协调中心”;并参加金厦泳渡活动,抛出“两岸距离那么近,和平不应该那么远”的呼吁。

分析:美国总统选举前 赖清德战术性对陆软化

台湾致理科技大学国际贸易系副教授张弘远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民进党内现在在对陆政策上有两种路线,一种是强调“抗中保台”、认知作战,另一种则是倾向维持两岸稳定者。目前来看,不论是罗文嘉,或是台湾陆委会主委邱垂正,都属于后者。

张弘远指出,罗文嘉是赖清德竞选时的重要操盘手之一,在时任海基会董事长郑文灿因涉贪请辞后,罗文嘉仍频繁出现在公开场合,提出两岸论述,足见他获得高层授意。

张弘远研判,在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前,赖清德的政治议程重点并不在两岸关系上,因此通过推出相对友好政策,释出善意,主要仍是因应美国总统拜登退选之后,新任美国总统对台湾总体战略规划可能变化,所做出的战术性调整。

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贤受访时则进一步指出,台北此时在两岸事务性课题上,选择相对和缓、低调的方式应对北京,目的在于避险,“在美国大选之前一切都要做好风险控管”。

王信贤认为,赖清德在根本的两岸政策上,仍会维持520就职演说的“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基调,北京也不会因为7月起台湾对陆事务性部门相对和缓的表态,而改变对赖清德的定性。

他指出,过去这段时间里,北京藉由214金门撞船事故,让海警船驶入金门、马祖禁限制水域,美国除了循例表态外,并没有更进一步的关切。这意味着,北京势必会运用拜登政府专注国内选情无暇顾及台湾、赖清德相对软化的时候,进一步推进战略目标。

学者:大陆不会因民间交流 放缓反独力道

中国大陆自6月下旬公布惩戒台独22条意见后,8月7日又进一步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增设“惩独专栏”,更增设举报邮箱,开放外界举报台独线索和罪行等,对台加大吓阻的态势明显。

受访的大陆学者也都提到,大陆必然会按照既定政策推进对台工作,掌握对台主动权、主导权;反独力道,也绝不会因为要推进民间交流而放缓。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振广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就说,大陆必然会遵循“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坚决打击台独的同时,也推进两岸民间交流。

大陆学者指出,对于台湾赖清德提出的“新两国论”,北京必然会持续加大反独措施。图为赖清德(中)在7月汉光军事演习期间,抵达花莲空军基地视察部队。(法新社)

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包承柯则强调,包括214撞船事件、澎湖渔船事件的解决,并不会缓解赖清德提出“新两国论”引发的两岸紧张局势。 “不要以为大陆在民间交流上放宽,在反对台独上就会转趋温良恭俭让”。

他说,大陆未来必还会出台更多严厉的反独政策措施,“包括海空军围绕台湾的政策作用,也还会继续”。

大陆更关注赖清德实际作为

至于台湾方面近期对于两岸交流态度似有软化,李振广则说,相对于表态,大陆将会更关注赖清德的实际作为。 “像接下来将在台北举办的上海—台北双城论坛,就可以作为检验台湾官方,是否真正愿意推动两岸交流的试金石”。

对此,王信贤进一步指出,北京目前仍在观察,哪些行为与表态是赖清德的手段、哪些是目的。就双城论坛而言,北京势必会观察民进党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态度,但会避免过度政治化,因此来台的人选就不太可能是上海市的一把手。

他研判,以民进党试图在两岸间避险的出发点来看,台湾官方也不会阻挡双城论坛举办,至少要向北京释出“我还是同意这些交流”的信号,但也会低调处理,定调是事务性、地方性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