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儿慈会被罚 中国慈善公信力再受重创

去年9月卷入“千万救命款被骗走”事件的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简称儿慈会),在经过半年多的调查后,星期二(6月11日)终于有了结果。

中国民政部发布通报,指上述事件暴露出儿慈会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9958项目操作违规等问题。同时,儿慈会存在未按规定的业务范围进行活动、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等违法情形。

民政部对儿慈会作出停止活动三个月的行政处罚,同时将其列入社会组织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通报还指,儿慈会相关负责人履职不力、失职失责,民政部已责令儿慈会按程序罢免相关负责人职务,并对有关问题进行立案审查。儿慈会副秘书长、9958项目负责人王某涉嫌职务犯罪,经有关监察机关立案调查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儿慈会陷“千万救命款被骗走”事件始末

成立于2010年1月12日的儿慈会是中国民间性质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目前累计筹募资金超过57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0亿6300新元),项目总数达150余个。

去年9月,有网民爆料称,9958儿童大病紧急救助项目河北负责人柯某孝卷走了千万救命钱。

资料显示,9958谐音“救救我吧”,2011年3月设立尾号为9958的紧急救助电话,成为儿慈会救助困难儿童的一条专用热线。2014年,儿慈会成立了“9958救助中心”,9958项目也成为儿慈会筹款量最大的自主品牌项目,2022年共筹得2.2亿元。

民政部最新通报显示,柯某孝去年6月至8月,私自以“儿慈会9958项目”的名义向患儿家长筹集资金,骗取患儿家长钱款近千万元。同年9月,因涉嫌诈骗,柯某孝被采取强制措施,目前案件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不过,事件曝光后,站在柯某孝背后的儿慈会却一度试图将自己摘干净。

儿慈会当时回应称,柯某孝不是基金会工作人员,只曾在9958河北廊坊地区合作机构中当过“短暂的志愿者”,从未委托过柯善孝为项目筹集资金。

对于网上所传的1000万元资金,儿慈会也否认,称基金会账号从未收到过这些资金,还透露称涉案当事人将资金打给柯善孝个人账户,并曾从柯善孝个人账户获得返款。

据南方都市报去年9月报道,受害家长从儿慈会负责人那里获得的第一句反馈是:“中华儿慈会从来没弄过什么配捐”。

剪不断理还乱的儿慈会、救助站和“配捐”

儿慈会和柯某孝到底有没有关系?这要从“配捐”说起。

“配捐”是公益慈善领域中一种鼓励捐赠的模式。真正的配捐,是社会公众为公益项目捐出一笔钱,慈善机构或企业平台就“搭配”着也捐一笔钱,以此来吸引公众参与公益活动。

例如,腾讯或阿里公益平台提出“配捐”比例为2:1,意味着公众捐款给儿慈会2万元,那么腾讯或阿里公益平台就会“配捐”给儿慈会1万元。

腾讯公益宣传海报。(互联网)

在实践操作中,不少亟需救命钱的大病患儿家属也参与到“配捐”中,他们担任起捐款“公众”的角色,投入本金,并提供未核销的等额发票,以此获得包括本金加上“配捐”金额的回款。

柯某孝正是以参与儿慈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项目“配捐”为由,向患者家属募集“善款”,承诺“配捐”后返款。

中国新闻周刊去年9月在报道中大致介绍了患儿家属参与的“配捐”流程:家属参与“配捐”项目时,并非直接通过项目发起人转账到对公账号,而是转给像柯某孝这样的“中间人”的个人账户,经过“中间人”的转账,最终到达“配捐”项目发起人账号里,项目发起人再把回款给到家属。

换句话说,这已非纯粹的捐款,家属名义上是捐钱,实际上着眼的是从回款中获取更多的款项回流。

不过,将钱转到个人账户而非对公账户存在一定风险,万一“中间人”卷款而逃,家属将血本无归。多数受访患儿家属表示,只要能按时拿到回款,他们并不在意究竟是转账给哪一类型的账户,“这是病友圈里人尽皆知的‘潜规则’”。

报道还说,由于过去已经有很多人的“成功”经历,病友们对转账逐渐都没有了疑虑,甚至认为“配捐”就是这样操作,并不违规。不幸的是,这起事件的“中间人”柯某孝就卷走了近千万元。

作为上述配捐流程中重要的中转回流点,儿慈会若称完全不知情,似乎说不过去。

据央广网去年9月报道,一名大病患儿家属解释自己为何打钱给柯某孝时说,因为“这个人代表的是9958项目,也能查到他是9958的一个项目负责人”,其次,有人已经试过,回款是儿慈会回的,便打消了他的疑虑。

网络截图显示,儿慈会公号曾在推文中展示基金会与廊坊团队负责人柯某孝(左下)的合照。目前该文已被删除。(互联网)

中国2016年发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规定,基金会不得设立地域性分支机构。

在条例束缚下,很难再开设分支的儿慈会采取了与当地机构合作成立救助站的方式来开展活动。

儿慈会平台传播部主任孙丹丹去年9月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说,儿慈会在多地选择当地一家民办非企业机构合作成立救助站,但救助站“只是使用9958的牌子,只是合作伙伴机构,并非基金会分支机构”,救助站的运营和管理由当地合作机构负责。

然而,救助站却是实打实地靠着9958项目的招牌,聚集了当地成千上万的患儿家属,也成为患儿家属互通筹款信息、共享筹款的重要渠道。

孙丹丹在采访中承认,儿慈会管理确有不足,将对地方救助站加强管理和约束。

儿慈会过往争议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慈善机构之一,儿慈会并非首次陷入争议。

早在2011年,有网民曝光儿慈会账目上,一项“支付的其他与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金额为48.4亿元,远远高于当年接受捐赠收到的现金8000多万元,被怀疑可能存在洗钱行为。

儿慈会随后发文澄清,财务人员的重大失误,将账目中一项本应为4.75亿元的金额,写成了47.5亿元。

当时中国官媒央广网就发表评论文章称,儿慈会的一个“小数点”的失察,足以说明其工作状态、监管生态,以及太多太多的可能的问题。

2020年年初,因患病体重降为43斤的贵州贫病女大学生吴花燕去世后,有媒体曝出儿慈会9958平台为吴花燕进行了募捐,总额达到百万元,但吴花燕仅收到两万。

儿慈会被曝为吴花燕进行了募捐,总额达到百万元,但吴花燕仅收到两万。(互联网)

儿慈会随后发声明称:救助中心转款2万元至医院,用于吴花燕的治疗。此后,吴花燕及家属提出捐款使用意向需求:余下款项希望预留至手术和康复治疗再使用。此后,因吴花燕病情有反复,尚未达到手术条件,所以余下善款没有拨付至医院。

中国慈善公信力危机不断

从中国红十字会汶川地震的天价帐篷、“郭美美”事件,到中华慈善总会在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中的捐款被疑未及时送达受灾者手中,甚至被挪用,再到今天的儿慈会涉“千万救命款被骗走”。

这些中国主流慈善机构在聚光灯下,总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内部管理混乱为由,搪塞了事;在聚光灯外的阴暗角落,可以想象他们还有多少看不见的灰色操作正在进行。

在这一明一暗中,中国慈善的公信力和价值正不断被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