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新加坡基础教育的启发

新加坡基础教育将本该由家庭承担的教育内容,纳入系统的学校基础教育中,让为人处世的教育在“文以载道”中润物无声。即使如此,也并不足以取代家庭教育,但至少可以让那些家庭教育无法合格的孩子,有机会补上这一课。

提及基础教育和启蒙教育,人们想到最多的内容想必是百科常识、动植物、童话故事、历史故事,以及诗词典籍等,多集中于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笔者10多年前移居新加坡之初,曾接触本地基础教育教材,很有耳目一新之感,此后便喜欢买课本送给在中国的家长朋友。受疫情影响的几年,笔者有更多机会接触本地基础教育,便有了新的思考。在升学及就业竞争让教育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日益突出的当下,新加坡基础教育所彰显的“育人”特点,让人重温教育的本质与初心,令人印象深刻。

教育,乃“教”和“育”的结合,是教书育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而,教育绝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甚至也不仅仅是文化的学习和智力的启蒙,虽然这一切都是教育的重要目的和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讲“文以载道”,这个道主要指“道统”,是儒家文化价值体系,而君君臣臣那套,自是早已不合时宜。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一直被定义为对文学或文化知识的学习,当然其中不乏正向的“道”,甚至是“大道”。至于日常生活中为人的品格和处世的方法,则向来被认为主要靠家庭教育,靠一个人走出校门后在社会大学自我习得。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现实情况是,不能保证每个家庭都是一所好学校、每对父母都是合格老师。进入社会后的自我修习,成绩优劣更是全凭个人造化,机缘和领悟能力都存在差异。

千年前经典不能囊括现代社会要求

或许正是意识到这一块教育的缺失,《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为人处世教育的典籍持续回归且热度不减。这种现象既彰显了文化自信,也弥补了做人教育的缺失。然而,千年前的经典显然不能囊括现代公民社会要求的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其实,天下文章向来都遵循“文以载道”准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为“道”的含义无限广大,内容也可以与时俱进,因此可以理解为文学或文章的社会功用,传递所需的价值观。

在新加坡基础教育的文本中,笔者看到诚实诚信之道、热忱善良之道、尊老爱幼之道、孝顺父母之道、乐于助人之道、与人相处之道、团队合作之道、公德公益之道,甚至个人的沟通交流之道、自我修养之道等等,教育目的首先是希望学生成长为一个具有上述美好品德与素养的公民。其中的“道”,既有儒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观,又不乏平等、尊重、协作等现代公民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应有的规范,教育的宗旨显而易见首先是做人,让积极正向的人生价值观和品格素养从小根植心里,使其首先成长为现代公民社会合格的一员。

为人处世之道,既关乎品格,又倚重方法和修为。在上述这么多的“道”之中,不难发现,还包含被现今社会重视的“情商”成分。相关研究早有结论,一个人的成功,专业知识至多占15%,其余的85%则靠情商,在多数情况下,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成功占比如此之高的情商,教育却只靠不能完全依赖的家庭教育和更加没保障的自我学习,这是一块显而易见的缺失。

笔者曾受邀为一些教育机构分享新加坡的教育,有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听后惊呼:没想到那些原本由家庭承担的“育人”教育,在新加坡已被纳入规范的学校基础教育中!

新加坡的基础教育或许正是看到这一缺失,才将本该由家庭承担的教育内容,纳入系统的学校基础教育中,让为人处世的教育在“文以载道”中润物无声,而学校的公民素质与品德教育进一步强化了这块内容。当然,即使如此,也并不足以取代家庭教育,但至少可以让那些家庭教育无法合格的孩子,有机会补上这一课。这既是教育的本质与责任,也弥补了家庭教育之不足。这便是从新加坡基础教育中窥见的价值,得到的启发。

写到这里,笔者想起医学人文教育中的一句话:作为一名医生,如果你不懂得与病患沟通,那么你懂什么已不重要了。若将这句话套用在新加坡基础教育中便是:如果你连一个人都做不好,那么,你能做好什么已经不重要了。这,或许正是新加坡教育的初心,而这份初心恰恰与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人品修为的教育理念,保持高度一致。是为外行的粗陋管见,聊供教育专家参考批评。

作者是新加坡睿意医疗与教育管理国际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