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于11月12日三读通过《邻里纠纷解决(修正)法案》,完成已酝酿两年多的修法工作,进一步强化现有的邻里纠纷管理框架。早在2022年初,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就在国会透露官方正在思考修法的信息。
加强版管理框架强化调查和执法力度,弥补一些现存缺陷和短板,如设立新的社区关系处,以及赋予邻里纠纷审裁庭新的权限,例如对相信患有精神疾病的当事人发出强制治疗令,对囤积杂物危及公共卫生或安全者,执法人员可以强行清理杂物等。但总体方向仍在于强调社区调解的重要性,即强制纠纷双方必须先接受调解,调解无效才能把事情提交到纠纷审裁庭。
建立邻里纠纷管理框架的《邻里纠纷解决法令》于2014年实施,但10年来邻里纠纷个案似乎并未因此减少。这和组屋区变得更加密集,人口构成更复杂化,如新移民的增加等或许有一定的关系。唐振辉透露,在过去三年,政府各部门收到的反馈,单单邻里噪音一项就超过9万起;换言之,每天的投诉超过80起,每月大约有2500起。当中,以组屋噪音最多——邻居发出的噪音是导致邻里纠纷的最主要原因。这其实是一般密集的生活环境共有的问题。
除了噪音,邻里纠纷发生的原因其实多种多样,晾晒衣服、走廊摆放花盆、住家养宠物、门口烧金银纸等等,都可能成为邻里不睦的导因。在正常情况下,一般的误会和矛盾都能通过对话和调解化解,毕竟大多数人还是讲理的。官方的数据就显示,过去这些年来,有八成的邻里纠纷通过调解解决。
今年9月,新加坡行善运动公布的年度优雅行为有关睦邻关系的调查显示,81%的本地居民对与邻居的关系感到满意,较上一年的69%来得高。在满意度升幅最大的邻里行为中,前三项分别是:邻居愿意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邻居在进行可能打扰到他人的活动前会提前告知,以及邻居会主动减少不必要噪音,例如使用门挡防止门猛烈关上等。这是令人鼓舞的结果,说明大多数人都了解和睦相处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这种邻里和谐不应被少数人所破坏。这些害群之马有些是病态的,如精神病或心理疾病患者,有些是顽固执拗者。过去,执法者遇上这类个案,由于没有相关权限而束手无策,修法补上这些短板。对于一些难以证明的噪音投诉个案,现在调查人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在适当地方安装感应器清晰录音,帮助辨识。总的说,修法使整个纠纷处理架构变得更加符合实际需要,虽然公权力的介入应是不得已的最终手段。
社区调解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手段,但有些涉及纠纷者出于各种原因不愿这么做,而是直接诉诸法律行动。在纠纷审裁庭所处理的案件中,有超过七成就没有先经过调解程序。如果有更多人采取这样不可理喻的态度,邻里关系必将逐渐恶化。不参与调解只会加深误会和心结,这是我们必须尽力避免的。
新加坡有80%人口居住在密集的组屋区,而且是多元种族和宗教杂居,这是很特殊的情况。但由于土地有限,这是要达到居者有其屋目标的唯一办法。生活在密集的组屋环境,意味着国人必须接受一些维持社区和谐安宁所必需的行为规范,包括以邻为伴,推己及人,在发生纠纷时,则应首先主动和邻居沟通,化解误会或成见,而不是直接互相诉讼。成年人之间相互妥协,主动化解矛盾,是成熟公民社会应有的表现,也是修法所应当鼓励的精神。
有些邻里纠纷难免会涉及敏感的宗教、种族和生活习性等问题,一旦发生就须在第一时间设法解决,否则就可能产生许多后遗症。我们不能沦为动辄诉讼的社会,否则组屋区和整个社会将充满戾气。基此,居者有其屋政策的成功,不只需要硬件设施,也要求我们持续加大力度,发扬邻里甘榜精神,形塑和睦的宜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