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丽珊:方言春风吹又生

少了一门语言,我们就少了一扇窗,少了一张嘴,少了一个思考的维度、触角和头脑,更少了母语文化对人格的滋养和培育。

近日香港粤语电影《破·地狱》犹如旋风席卷新加坡,电影的情节铺陈以及老中青演员的精湛演绎,带来荡气回肠的视听觉体验,超出许多观众的期待;而走出戏院,才是电影引申的现象和各种议题反复叩问心灵的开始。

首先是粤语电影的吸引力原来仍然如此强大,方言电影在本地原来还有市场。这样的现象值得深思。《破·地狱》是“香港电影巡礼”的开幕影片,粤语原音版宣布加场后,戏票在24小时内被抢光。

消息一出马上买票,迟买向隅的朋友只能捶胸顿足。于是有些人选择到新山去看粤语版。很久没有进电影院,甚至不记得在什么时候看过像那天座无虚席的场面。内心其实窃喜和感动,粤语电影依然得到如此热烈反应。

只是我们还是得把方言电影,放在新加坡的语境来审视一番。为什么稍微“解禁”,就会让我们宛如沐春风般享受方言原音电影,感受深刻?

原因不外是方言一直被看成是妨碍我们掌握华语原罪般的存在,仿佛只要我们少说方言,自然而然就会说华语。事实上,数十年下来我们非但没有多讲华语,连无辜的方言也一起陪葬,成为真正中老年人的语言。

那些成长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1世纪的华族家庭小孩,成长于没有方言节目并强调说华语的家庭,华语仍然显得后劲不足,英语全面成为主流语言,这是我们不能否认的现实。

讲华语运动作为新加坡建国以来的语言政策基石,华语普遍化的目标算取得了成功,在那个时代的本意是理性、良善和客观的。然而在过程中,我们却忽略了方言和华语的共生共息关系。少了方言作为原生家庭语言的传承,学校灌输的目的性极强、为考试而学的语言教育,经常显得杯水车薪,力不从心。华语对于一些年轻家庭的年幼孩子而言,甚至成了一门令人讨厌的外语。

我记得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大概九岁才看到第一部华语配音电视剧《刀神》,新加坡的方言文化从此进入寒冬。我成长的环境是和父母讲广东话,我常听到祖母和亲戚讲客家话、华语和马来语,跟我们讲广东话。外婆和妈妈、舅舅们讲台山话,跟我们子孙辈讲广东话。

原来我祖母和外婆不只双语还是多语人呢!事实上早期新加坡就是个多语言并存的社会,那个年代的人好像张口就能来几种方言。怎么到了我们这一代,却把方言这个天生的文化馈赠边缘化,硬生生地画地自牢了呢?

少了一门语言,我们就少了一扇窗,少了一张嘴,少了一个思考的维度、触角和头脑,更少了母语文化对人格的滋养和培育。

只要看看本地自媒体和一些主流媒体华语博主的社群,是怎么说着一口永远都说不完整、参杂其他语言的华语,就不免对本地华语感到担心,更别论方言萎靡的窘境了。

新加坡的方言,不敢奢望急救,能松绑就已谢天谢地。例如让香港电影保持原音,散发电影该有的原汁原味,让市场决定它的存在价值,让年轻一代去寻找语言带来的人情温暖的文化召唤。

不过黑暗尽头还是有零星的希望火光。语言其实是蕴含情感的工具,不是说断就断,趁方言文化还未成为灰烬,说方言的许多人还健在,我们还能有所作为。近年本地有年轻人发起推广方言的项目,大学生李宣进10年前曾与同学合作,设立网络平台,为有兴趣学福建话的年轻人提供辅助资源。项目虽已终止,他不排除日后条件成熟时,重启类似计划。

如果主流媒体能再“推波助澜”,让方言节目在某种程度上春风吹又生,再加上政府和会馆给予这些年轻团体一定的支援和肯定,说不定李宣进的梦想就能早点实现。

在马来西亚,方言不但有机发展,还成为创作的鲜活语言,发挥无限创意。油管上的《10c FILM》自媒体频道,两年来发布38个可媲美专业纪录片的视频,报道他们国内大小城镇,例如“被遗忘的村庄”(石山脚)和“时光留痕的小村庄 ”(葫芦顶)等。

频道以标准粤语旁述,配上中英文字幕,访问的村民原音呈现各种方言,摄制队带着人文关怀,去捕捉这些就快消失的村庄,以“留住最后的淳朴和美丽”。不论是航拍、剪辑还是访谈都制作精良,背后功臣是马国摄影师蔡为平(50岁)的三人团队。

方言不是洪水猛兽,语言的存在,本质是加深和丰富人们的沟通。当英语(小部分讲华语)已取而代之成为人们自认的“母语”,我们何不更有自信、自尊,让方言春风吹又生,传承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呢?

(作者是文字工作者/商人)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