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成台湾民众同意互不隶属论 分析:认同维持现状但非“一边一国”

台湾亲绿民调显示,高达七成四民众同意总统赖清德“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的说法,亲蓝民调也反映有六成四支持。但据学者分析,民众是认同维持两岸分治现状,不代表“一边一国”已成主流民意。

赖清德在5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重申前任蔡英文提出的“四个坚持”,他并以《中华民国宪法》为依据,论证“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再进一步强调“无论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或是台湾,皆是我们自己或国际友人称呼我们国家的名称”,被大陆认定为“新两国论”,对台发动文攻武吓。

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星期二(5月28日)公布民调显示,74.3%受访台湾民众同意赖清德的论述,包括43.2%非常同意,31.1%还算同意。

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教授解读,这意味着“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的说法已是台湾社会的高度共识,或普通常识。从受访民众背景进一步分析,更呈现出这是跨性别、跨世代、跨教育程度、跨职业类别、跨阶级、跨地理区域的普遍认知。

另据亲蓝的TVBS民调中心星期一(27日)公布的民调显示,六成四民众支持赖清德有关“互不隶属”的说法,包括39%非常支持,25%还算支持。

蓝绿民调出炉后,有名嘴认为,这说明主流民意已认同两岸就是“一边一国”。

不过,长期研究两岸关系的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贤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解读,民调结果并不意味着“一边一国”已成主流民意,因为一般民众只是认同维持两岸分治或事实独立的现状,不会去细分“互不隶属”是指事实独立或法理独立。

他说,从《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说明,“国家统一前”分成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两岸政府治权互不隶属,因台湾治权止于台澎金马地区,主权则及于全大陆;而大陆在宪法上的主权包括台澎金马,说明两岸主权互相覆盖,在法理上“主权不可能互不隶属”。

王信贤说,如果进一步问民众是否同意“一边一国”,绝大多数民调都显示只有约两成支持。根据台湾语境,一边一国并非维持现状,而是倾向台独。

他分析,从前总统马英九主张两岸互不否认治权、互不承认主权,保持着战略模糊,来到赖清德的演说,已偏向主张主权互不隶属,朝向战略清晰。

他认为两岸在政治上仍须保持模糊和转圜空间,北京应对台湾维持现状的主流民意保持耐心,不要急于促统,而把所有希望维持现状者都打成独派。毕竟对北京来说,维持现状是可化解的“人民内部矛盾”,台独却是不能手软的“敌我矛盾”。

至于台湾,王信贤强调应多谈维持现状,“伤害对方的话不要讲”,多谈维持现状可创造出政治模糊与和平空间;“互不隶属”是无法让对岸感受到善意的敏感政治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