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综合讯)香港浸会大学前协理副校长杨志刚认为,香港的大学人才所做的贡献是“世界三流”。他呼吁将香港八大高等院校合并,并取消主导香港高等教育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杨志刚星期二(9月10日)在网媒“香港01”撰文说,大学理应是科技创新的引擎,但香港八大院校虽在国际排名和发表论文上表现“卓越”,实质贡献却微不足道,对经济、民生、科技创新的贡献属“世界三流”。

杨志刚将原因归结为高等教育制度设置的多种“牢笼”,包括教资会评审、院校恶性竞争以及英国对香港高校的殖民式管理。

杨志刚指教资会思维停留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认为“对外就是英国,世界就是西方”。教资会361名评审大部分来自英国,可调动资源掌握实权的32位正副召集人中,没有一名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

他说,教资会每六年对高校整体研究水平展开评审,每一项评审都影响大学拨款,每所大学因此全情投入,“在评审牢笼内忙得天昏地暗,不知笼外的真实世界”。

杨志刚还说,香港数十年没有发表过完整的高教政策,过去20年发表过最重要的两份政策文件,都是由教资会的英国专家撰写。 他反问,英国专家为香港制订的政策会否谈“贡献国家、民族认同”?

杨志刚因此提议,模仿抗战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合办的西南联大,将香港八大高等院校合并为“香港联合大学”,并取消教资会。

他认为,合并八大院校可以“一荣俱荣,优势互补”。在教学上能资源共享,在排名上能集齐八所分校数据,统一提供资料,而最值得学习的是“西南联大”的精神,即为国为民。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