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身份认证试点上线 学者担忧赋予政府更多监管权力

中国官方提出实施“网络身份认证”,草案目前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但相关领证的应用程式近日已在多个应用商店上线,网络身份认证已可在60多个应用中试点使用。中国法律学者认为,新措施可能扩大政府对人们网络行为的监控权限。

中国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月下旬起草有关《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稿称,官方将统一签发“网号、网证”,旨在实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推进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保护公民身份信息安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8月25日。有关领取和使用“网号”、“网证”的应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试点版)”上周已在多个应用商店上线。

《联合早报》尝试下载该应用后发现,用户只需使用身份证进行验证,通过人脸识别,绑定手机好号、设置密码后即能完成申领程序,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

用户在完成申领后,会得到一张网络身分认证凭证,并可在微信、淘宝、小红书等67个已试点的应用使用。通过这个凭证,用户在应用注册时,不再需要输入手机号码或其他个人信息。

根据草案,这项服务旨在最大限度减少互联网平台以落实“实名制”为由,超范围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

然而,意见稿发布后,在舆论界引起强烈争议。数名法律专家对提案中的隐私和政府监管条款表示担忧,并警告该措施表面上旨在提高隐私保护,但可能加剧对个人网络活动的监控。

据《南华早报》报道,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岿在微信公众号发文写道,统一网络身份认证可能导致中央系统对个人网络活动的监控变得更全面。

他指出,当前个人信息分“零碎暴露”在网络中,每个平台收集到用户的信息有限。一旦实施网络身份认证,分散的信息可能被集中统一的平台整合,直接与用户的真实身份挂钩,用户信息就可能“完整裸露”。这种裸露风险可能使用户变得更加的谨小慎微,变得不敢赞同或反对一些主张,变得不敢进行充分的交流,变得不敢广泛的阅读浏览。 

沈岿说:“数字经济、网络社会的活力源泉,在于多中心而不是集中垄断。” 这篇文章目前已被撤下。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仝宗锦在微信公众“法律门前”的文章中,将网络身份认证形容为网络世界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

他说:“个人在封建诸侯之间盘旋游走,或者至少自以为可以盘旋游走的空间,或会大大降低,可能不利于个人表达时的较少顾忌和率性言论,也大大增加了国家介入个人私人生活的可能性。”

新加坡管理大学计算与信息系统学院副教授朱飞达接受《联合早报》访问中说,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全球各国越来越关注网络信息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并研究如何处理虚假信息和保障网络安全。

朱飞达指出,将网络身份与个人绑定的技术并非中国独有,其他国家也在探索类似措施。他认为,这样的措施可以有效追踪虚假信息的来源,提高社会保障,而不仅是进行广泛监控。

他说,网络身份认证实际上只是一个工具,其效果取决于政府如何适当使用。他说:“政府需要明确界定权力范围,增强公众信任,防止技术被不当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