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缺阵迈阿密国际香港足球表演赛一事,随着更多信息不断挖掘和披露,现在越来越有可能客观、理性看清事情的是非曲直和来龙去脉。概括地说,事情可能并非大家起初想象和气愤的那样与政治有关,更像一场球员与主办方的经济权益纠纷。
要说梅西的表现是出于政治倾向,就没法解释此前他和中国的交往和诸多业务关系。于是,一些指责他的人在困惑之余只好求助于阴谋论,认为是背后有人作祟,却忽略了这么有个性的球王岂是随便可以操控的。
足球友谊赛各球员并非必定上场,正规比赛也是如此。表演赛如果主办方有指定球员上场的要求,应该写入赛事合同,并且和球员或经纪人协商,给予相应报酬。如果此说没错,确实可能存在这个问题,否则主办方肯定要追究梅西和球队的违约责任,但这始终没有发生。不过,笔者认为这可能还不是主因。如果因为主办方没额外给钱,梅西就算不想上场,也不至于这么闷闷不乐、拒人千里。故此笔者大胆推测,梅西拒绝上场的主因,恐怕是主办方未经他的同意,就无偿借用他的人气和影响力为赛事做宣传牟利。梅西拒绝上场和主办方安排的互动,是表达一种无声抗议。
问题来了,主办方Tatler Asia是一家有实力的品牌公司,赛事还得到港府大力支持,怎么会这么欠考虑呢?最近看到一篇对香港足总会长贝钧奇的采访,讲述这次表演赛,最初是由上海一家体育公司安排在上海举办,出场费1000万美元(约1343万新元),还付了300万美元定金,却因无法获得举办许可证才找香港接手。显然,这个最初的举办方,不想300万美元定金就此打水漂。
据贝钧奇所言,香港2003年请来众多大牌足球明星也才花200万欧元(约290万新元)。可见香港接手的主办方Tatler Asia成本压力之大。再考虑商人逐利的天性,尽管有港府1600万元港元(约274万新元)的补助,主办方想必会抱着巧借东风,能省则省的姿态操办比赛,在球员权益上打马虎眼,希望借着迈阿密国际的高出场费,把梅西个人的明星广告费给抹了。
这在梅西看来显然不是一回事,因为球队在分配利益时不太可能考虑这一块。所以这个问题如果要溯源,恐怕还在主办方当初接的就是一个烫手山芋。如果一开始就是香港自己来谈,把整个出场费砍下来,就可能会考虑这一块,那就皆大欢喜了。
现在主办方的责任已不仅仅是在运作上出现失误,还在于事情闹大以后的甩锅、遮掩,把整个香港乃至中国大陆舆论带到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它一开始肯定只是想假装无辜,把责任推给梅西,没想到各种因素汇集到一起,事情很快上升到政治层面,演变为一场中国举国声讨梅西的政治风暴。
这事港府也有责任。港府还没弄清楚情况就偏听偏信,屡次三番质疑梅西,为这场风暴起到明显的助攻作用。而且,港府在要求主办方公开合同后,也没见拿合同分个是非对错给事情降温,结果让大家在跑偏的路上越走越远。
梅西有没有责任?现在搞清了问题的来龙去脉就能理解了。他有可能把主办方利用自己名气牟利的不满也算到港府头上,也可能纯粹不想配合,以发泄不满。至于说他为什么不直抒胸臆说出不满,这更好理解,他总不好直接说主办方不给我宣传费还强迫我上场,所以我不高兴吧?梅西做人肯定有自己的性格、自尊和优雅,所以只能拿伤病说事。
中国人有没有什么值得反省的地方?当然也有。人没点政治敏感是不可能的,只是没必要反应那么大,怎么不让子弹多飞一会呢?这是须要反省的地方。
作者是中国(宜春)鬼谷子国策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