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语用更迭的背景因素
——几则历史新闻分析

“讲华语运动”鼓励华裔用华语取代方言,作为华族的共通语和母语,结果英语反而成为大多数年轻家庭用语。方言丢失之后,许多非物质文化活动因传承来源断绝而式微,导致整体华族文化内涵趋于空洞化。

前阵子偶尔翻阅陈年的报章剪辑,赫然发现几则近半世纪前动人的画面和报道,阅读之余,决定把一些新闻的批判性思维及背景因素,作一番深层分析,和关心课题的读者探讨和共勉。

第一则新闻刊登在1984年2月19日《联合早报》头版,标题是《华校不再存在 不等于说华文会在新加坡消失》,报道时任总理李光耀的演讲。他解释:华校的没落,是新加坡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种无可避免的后果。华校不再存在,并不等于说华文将在新加坡消失。新加坡不会变成一个纯粹讲英语的社会。

半个世纪过去,回顾这三个批判性推论,有什么实质变化呢?值得国人深层反思的又是什么?

在三个推论中,第二个最经得起时代考验。华文虽然一直无止境地在坎坷道路上踉踉跄跄,历尽无数的艰辛磨难,到如今虽然仍在低谷徘徊,却始终没走到油尽灯枯的一刻。这些年来,华文仍然有韧性地在一些专业、媒体、演艺界活跃。一些社区和社团仍然坚守岗位,继续使用华语华文。这是确切的事实。

对于“新加坡不会变成单纯讲英语的社会”的推论,李光耀列举三个理由:老一辈人多数不会讲英语;年轻一代大多数会讲华语;一小部分的华族青年,也许多至10%,可能无法掌握英语,只能掌握华语。因此,别人也必须同他们讲华语。

以上三点理由,例子皆是极少数的群体,难以反映新加坡社会的语用实况。其实,年轻一代的家庭用语,80%以上是英语,华语偶尔穿插用上,语句说不上完整和流畅。他们更无法用华语进行有效的工商、行政和学术活动。所以,第三个推论和现实语用情况下的少数群体,不可能影响大多数英语群体而改用华语。

整体来说,新加坡目前已经发展到接近纯英语化的定型社会。不过,近年来双语政策有所调整,加上方言的松绑,非物质传统文化活动重现生机,英语一体化的走向显然已经减缓一些。

至于第一个推论,华校的没落是不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后果?也许学者看法不一。由于当年政治、文化以及高度偏重英语的教育策略,英语不单成为学术、行政、工商以及深造的主要媒介,还成为多元文化、多种族社会的共通语。社区人才聘用因而普遍存在各种歧视母族语文的条文,社会、家庭用语也逐渐发生质变。以上多种因素,对华校没落是不是有更直接的影响呢?

在语言和文化方面,李光耀提出他个人的看法:有了语文,人们能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文化,但语文并不就是文化;统一教育源流没有华、英校之分,英语为第一语文,母语为第二语文;值得保留的,是华人社会的家庭伦理,以及把社会和家庭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华人传统价值观念。

文化是一个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含盖面最广泛和最复杂的概念,体现在各种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层面,通过不同形式,包括语文、宗教、科学、音乐、演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表现出一定的人生观、社会观、国际观和人际关系等的综合体。

语文是文化的组合成分,也是重要的一环。缺乏语文这个渠道,人们就无法提升丰富文化内涵的认知高度。由此可知,语文是传承和发扬固有文化的管道,也是不可或缺的疏通纽带。

母语为第二语文的学生,交际功能一般比较薄弱,常常在遣词造句方面捉襟见肘,有很多局限性。对于抽象化的意识形态和理念,如家庭伦理、家庭礼仪和传统价值观,由于理解困难,无法透彻消化,也无法从中汲取文化精华。所以,凭着第二语文的母语水准,要传承和发扬母族文化的优良概念,的确不容易达致目标。

李光耀还指出灌输传统价值观或文化所面对的危机,是由于“受过教育的母亲出外工作和大家庭制度的崩溃”。他深信“家庭和个人的自尊心将使他的孙儿女学习足够的华文和接受华族价值观念的熏陶”。补救方法是通过教师强化教学功效。

家庭伦理是传统价值观的一小部分,集中体现在五伦观念、社群礼仪、家庭亲情和宗族血脉关系等范畴。传统价值观的涵盖面很大,涉及思想意识、社会体制、文学历史、科学技艺和表演艺术等多个层面。所以,把传统价值观的丧败,归咎于受教育妇女出外工作,理由似乎过于牵强。小家庭逐渐增多,取代大家庭,也是由于新加坡居住环境和就学就业问题的局限所造成。其实,影响传统伦理和价值观的因素,归根究底,语言教学课程和双语政策是否能贯彻,才是真正关键。

黄循财总理几年前在一个题为《多元种族和断层问题》的政策演说中,重申新加坡的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政策。他指出,近年来华裔子弟文化断层现象日益严重,华族文化日益式微,引起华社普遍关注。可见族群文化问题不只是少数华族子弟面对的问题,也是国家多元化种族结构的问题。

2005年,教育部在一些中学和特选学校实施双文化课程,目的是培养精通东西文化分析能力的文化学者。2020年,原本只在五所初院和直通车学校的高中部设置的语特课程,又先后在多九所特选中学开办,以培养学生对母族语文与中华文学的热忱,并提升学生母族语文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每年修读语特课程的学生有200多人。

以上两项措施,加上已经实施多年,在中小学推行、目前进一步放宽修读标准的高级华文课程,对华族子弟的语言文化断层问题,是否有足够挽狂澜的助力呢?从专业观点来说,这个数目虽然不多,相信可以缓和目前英语一体化的趋势。不过,每年只培训区区200名华文精英,显然无法满足新加坡华文华语在各领域以及工商活动的人才殷切需求。依赖外来华语文人才的补充,也许是克服目前困境的过渡办法之一。

转眼间,半个世纪过去。新加坡在语文政策和双语教育方面,仍然坚持各种族语文地位平等的建国方针。有些政策经过实施后,因为有所偏颇,效果并不如预期般美好,如“讲华语运动”鼓励华裔用华语取代方言,作为华族的共通语和母语,结果英语反而成为大多数年轻家庭用语。方言丢失之后,许多非物质文化活动因传承来源断绝而式微,导致整体华族文化内涵趋于空洞化。在这种情况下,做出适当调整是必然的结果。

作者是语言文化研究工作者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