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刚:社会戾气弥漫的背后

戾气事件的发生都有社会原因,而且一般都是长时间积压的结果,也折射出政府治理上的缺失,要解决问题,必须找到根本原因,单单应付症状是无济于事的。

纵观世界,很多社会都弥漫暴戾之气,具体表现在各种比较少见的杀人行为,此起彼伏的所谓无差别袭击事件(或可名之为戾气事件),包括11月11日中国珠海体育中心越野车随机撞人,造成35人死亡、43人伤的恐怖事件。

12月20日晚上7时,德国东部城市马格德堡的圣诞市集,也发生类似的骇人惨案,造成至少五人死亡,包括一名九岁儿童,另有超过200人受伤,其中40人情况危急。这类事件照理都会受到社会普遍谴责,因为不管怎么说,杀人是罪不可逭的,何况死伤者都和杀人者毫无关系,只是不幸成为他们发泄个人各种怨恨的对象。

然而,12月17日发生在美国纽约的一起枪杀案,却出奇地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异乎寻常的反应。许多人竟然对杀人者深表同情,似乎他的行为给人们出了一口恶气,感觉痛快得很。这也太反常。杀人者是26岁的大学毕业生曼吉奥内(Luigi Mangione),被当街枪杀的是美国最大医疗保险公司联合健康保险公司首席执行官汤普森(Brian Thompson)。

珠海事件嫌犯是一名62岁男子,初步调查显示,干案动机与离婚财产纠纷有关。德国事件嫌犯则是沙特阿拉伯籍的50岁男子,移民德国多年,是一名精神科医生。据称他有强烈的反回教观点,并对德国的移民和庇护政策感到愤怒。至于曼吉奥内,警方说,他被捕时还持有一份谴责美国医疗保险行业的文件,显示他“对美国大企业怀有敌意”。另据调查人员说,在现场发现的弹壳上写着“拖延”“驳回”等字样,这是保险公司拒绝索赔所使用的字眼。案件发生在不同国度,但都反映所在社会戾气的存在和弥漫。

汤普森遇害后引起的异常反应确实令人瞩目。多人趁机在社媒上发泄对医疗保险,尤其是医保公司的不满,使杀人案的焦点迅速转移成对医保问题和医保公司的热烈讨论。简单地说,案件为人们提供一个宣泄对医保制度不满的平台。这是这起“戾气事件”背后的原因。

在社媒上,医保公司一时成了众矢之的,有些公司急忙把挂在网上的高管名单撤下,有些则为高管加强保安。众多网民所表达的是对保险公司“吃人”的愤懑情绪,保险费很贵,但投保者在索赔时却往往不得要领,保险公司会以种种理由避免赔偿。网民所表达的怨气,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积压的结果,因为没有或无法得到处理,形成社会戾气。

美国医疗体系是很特殊的,而且问题多多,基本上是建立在医疗保险制度上,而且是以商业医疗保险为主、公费医疗体制为辅的混合医疗保险体系。一般工作人士靠的是公司集体购买的医疗保险(雇员分担保费),其他人群则靠公费医疗体制和社会医疗保险,就是有政府津贴的保险,如医疗补助(Medicaid)和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等。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负担不起高昂的保费或买不起保险。

据盖洛普去年底到今年初的一项最新调查估计,美国如今有约7200万成年人,在接受调查的前三个月里,因为付不起医疗费而没有去寻求应有的医疗,包括约810万65岁的年长者。另有31%的人担心在未来一年里可能负担不起处方药的费用。

保费昂贵使很多人吃不消

保费昂贵,使很多人吃不消。据美国一个私人基金会去年所作的调查,在负担保费方面,有雇主保险的人当中,仍有43%感到力不从心;享有医疗补助和联邦医疗保险者,也分别有45%及51%感觉难以负担,很多人因此也都有医疗债务。

这种建基于保险的医疗制度,有与生俱来的脆弱性。保险这种东西固然有一定用处,众人保险,可以分担风险,但也有很容易被滥用的弊端。很多人不明白保险的运作原理,以为交了保费,就可以放心随意使用医疗服务,这就是所谓的自助餐心态。

与此同时,一些缺乏职业操守的医生或医院,会给病人进行不必要的手术或检验,或是开出极其昂贵的处方药,鼓励病人作不必要的医疗消费。当滥用越来越普遍时,保险公司自然得提高保费,否则就要亏本。

保险公司存在的目的和一般公司一样,就是牟利赚钱,为股东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为了慈善,否则像汤普森这样的高管,每年怎能有千万元的薪酬?在资本主义制度里,自由竞争结果则是如联合健康集团等大集团的出现,不仅占领市场,也有能力操控市场,扭曲自由竞争。一旦形成这种既得利益集团把持市场的局面,要改变就难如登天。

这也正是美国医保制度所面对的问题。前总统奥巴马曾经力图改革,结果只是让多一些人得到医保的覆盖,没能从根本上改革医疗制度。事实说明,民众的不满现在已经到一个高燃点,社会戾气弥漫,一触即发。

在中国,我们也看到社会戾气的积聚。有分析认为,中国正处于冠病疫情后的影响之中,经济复苏乏力是当下主要挑战之一。《联合早报》报道,重庆市协和心理顾问事务所所长谭刚强认为,中国社会目前正经历两大显著影响:后疫情时代和后经济时代。在德国,由于政局混乱,经济衰退引发裁员浪潮,加上移民课题持续发酵,社会上也在不断积压各种怨气,引发越来越浓烈的戾气。

可以这么说,戾气事件的发生都有社会原因,而且一般都是长时间积压的结果,也折射出政府治理上的缺失。要解决问题,必须找到根本原因,对症下药,釜底抽薪,单单应付症状是无济于事的。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