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欧盟的绿色转型受困

近来,欧洲各大车企业绩下滑警报不断,降薪、裁员甚至关厂都在选项内。欧盟绿色转型所仰仗的支柱之一便是汽车,占道路交通运输排放的四分之三强。汽车行业的不利情况,给刚刚开启第二任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难题。

欧盟2019年制定的汽车排放法规,2025年就要实施新一阶段的目标值。这一新目标以企业销售车辆的总平均排放为计算基数,会把现行的平均每辆车每公里115.1克的碳排放限值,从严降低到平均每辆车每公里93.6克,到2030年还会进一步消减到每公里49.5克。不达标的车企,每超出每公里1克的碳排放,每一辆车就要受罚95欧元(约133新元)。

为此,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提前发出警告,称全行业罚款额恐怕会高达150亿欧元。汽车大国德国就坐不住了,三大汽车州巴登符腾堡州、巴伐利亚州和下萨克森州的州长,近日联名致函冯德莱恩,呼吁她中止2025年将实施的乘用车及轻型汽车二氧化碳法规中的惩罚措施,因为这三州的汽车集团马赛地(奔驰)、宝马和大众均无法达到新法规措施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求,势必要面临巨额重罚。他们强调,汽车业是欧盟经济重要支柱,单在德国就保障70万人的就业;同时,汽车业也是科技创新的重大推动力。作为“汽车州”的州长,担负着保证这一产业未来还有竞争力的职责。

究竟是什么让这三位州长如此焦虑呢?

一来是上述三大车企都遭遇市场逆风,先后向资本市场披露企业经营状态不佳的信息,并宣布将采取有力的节流措施,不惜裁员减负。这已经让三位州长焦虑不安,如果这些企业因不符合新碳排放法规而支付高额罚款,会直接影响现金流,导致业务进一步下滑,经营雪上加霜。更让州长担心的是,如果企业提出更激进的裁员计划,如何是好?这不仅会给更多家庭带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而且会加大州政府的压力。

再者,汽车业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电动化固然是企业自己的事,但是政府也须支持。尽管各车企都投入重金,推出诸多电动化产品,但市场表现尤其是政府去年停止补贴后,极为不尽人意。欧洲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11月份数据表明,虽然欧洲新车登记总数仅仅微降负1.9%,但纯电动车销量却下滑负9.5%,其中,德国和法国下滑幅度竟然高达负21.8%和负24.4%;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同样不给力,降跌负8.8%,其中法国和意大利相关市场分别骤降负19.6%和负31.4%。就全年看,1月到11月的累计数据显示,纯电动车总量同比下跌负5.4%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下滑负8%。

还有,欧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法规所设定的目标值过低,比如要求成员国在高速公路每隔60公里设充电站,间距太大,拖累电动车的普及也是一个原因。

同样让三位州长担忧的是,在过去几个季度,德国车企在最重要的中国市场表现欠佳,丢失大块市场份额。2019年时,三大车企的份额还是26%,2023年则下滑到21%;在电动车市场的份额,2023年才勉强达到5%。

的确,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上,比亚迪、华为、小米等才是震耳欲聋的名企,除特斯拉之外,外资品牌排不上名次。法、意的传统大品牌还没来得及试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就已被迫退出。让欧洲汽车工业不安的是,不管是在产业配套能力,还是在受消费者青睐的技术应用推广方面,中国的新能源车产业都展现出压倒性优势。

这么一来,原本指望主要通过电动化实现汽车工业的绿色转型的欧盟战略部署,在企业主体不仅遇到外部强大压力,还遭受政策紧箍咒的时候,困兽如何突围,成了一大问题。

所以,三位德国州长疾呼,欧盟的政策要避免逆袭车企励志转型的艰辛努力,应同企业携手寻找解决方案,在严峻的国际竞争中力挺汽车产业,为之提供有利于促进创新的法规,以及公平竞争的环境。

据德国《图片报》12月19日报道,冯德莱恩已对外宣布,今年1月就会跟车企、工会和行业协会的代表磋商,共同探讨确保行业未来稳定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看来,这位来自德国下萨克森州的铁娘子,不会坐视她父亲任职14年州长时,大力扶持的大众集团陷入困境而不救,更不能让自己力推的欧盟绿色转型受困而不前。商谈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是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