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社媒算法加速自我激进化

本地一名14岁男生因自我激进化,在6月接到内部安全局发出的限制令,成为迄今接到限制令最年轻的青少年。男生在去年10月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爆发后,几个月内在网上广泛接触到亲哈马斯的内容和新闻而变得思想激进,甚至计划在本地发动攻击,并试图影响同学一起参加回教黑旗军发动攻击。

今年5月,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在宗教改造小组第19届非正式会议上发言时说,自2015年以来新加坡已有12名年龄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通过网络自我激进化,将来也许会面临更多年纪更小的人被激进化。言犹在耳,内安局星期一(7月15日)发布有关14岁男生自我激进化的消息,应验了他的担忧,“将来”并不须等太久。

青少年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在感情上容易被利用,加上正处于自我探索、还缺乏足够自信和安全感的成长期,更容易鼓动他们去做任何事情。由于思想单纯易被操控,加上社交平台用算法量身定制推送内容,大大缩短了将他们洗脑的时间。社交平台的算法会向用户推荐类似内容,在反复接触极端主义内容的情况下,极端主义的意识和观点便会成为他们的个人意识。

加上人们如今在社交媒体可以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意见,有了互动的元素,就让他们更加笃信自己的观点是真理。社媒已经成为散播激进意识形态的温床,因此我们须要更有力的监控和干预策略来防微杜渐。

20年前当社媒还不普遍的时候,宣扬极端主义需要当面传授。当宣扬极端主义的场地从线下转到线上时,打击它们的挑战变得更艰巨。虽然新加坡已投入大量资源打击网络激进化的威胁,但只要网上仍有极端主义内容,人们便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社媒平台和科技公司密切监督、迅速将网上出现的极端主义内容撤下,是很重要的一环。

不仅是青少年,成年人同样会因为接触到的网上内容被洗脑。一名33岁的女前公务员同样在以哈冲突爆发后自我激进化,而被内安局发出限制令。作为一名成年人,同时又是一名公务员,她应当了解激进主义的危险性,但还是受到极端思想的侵蚀。有迹象显示,中东极端恐怖主义正把魔掌伸向青少年和妇女,利用他们不具威胁的特性,作为恐怖暴行的工具。通过针对他们的特制内容在网上洗脑,越来越成为常见手段。

自我激进化的年轻化趋势确实令人担忧。在这个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家人是第一道防线,家长是抑制极端思想主义滋生的重要把关者,他们必须密切关注孩子的网络活动,及时引导和纠正偏差。然而,若家长对孩子的偏差思想不以为意呢?就像事件中这名14岁男生的父母,虽然注意到孩子越来越倾向于种族隔离观念,但却不认为须要干预,表明家长也认同孩子的思想,这牵涉另一个更大的潜在危险。

以哈冲突升级后的几个月里,就有两名新加坡人自我激进化,说明外国极端主义言论对我们的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构成风险,我们不能让国际上的种族和宗教冲突,影响我们的社会和谐与团结。识别激进化迹象是预防的关键,上述两个案例的家人都觉察到他们的行为和观点变化,但却没有意识到危险性。面对日益严峻的激进化问题,新加坡须要采取综合措施,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都应加强合作,通过教育、心理辅导、信息监管等多方面手段,共同防止极端思想的传播。